第一百三十八章 红潮(2 / 2)
北非的环境并不适合这个颜色,绿色军需品是为法属印支的法军提供的,这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虽然现在左翼联盟上台,可能对法属印支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但科曼知道第四共和国政府的生命周期,这一个政府是一个态度,下一个政府态度又会不一样,这早在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就出现过。
缝完一件,另一件立刻补上。墨绿色的帆布在他面前堆成小山,又消失,又堆起。整个世界收缩成针尖下的那一条线迹,必须笔直,必须均匀,必须牢固。
科曼一行人在麻木的人体流水线旁边走过,对军警们夸奖道,「消耗掉时间,消耗掉体力,最终消耗掉你之所以为你的全部证明。」
「长官,这和苏联的体系相比怎麽样。」勒菲弗尔知道科曼参观过苏联的古拉格,故而有此一问。
「这种体系都是大同小异的,差别不大。」科曼说话间已经穿越了监狱,来到了空地,头顶着太阳道,「我们不谈这个问题,法军已经抵达越南,现在正在和北方的盟国谈判,准备接收河内,就算是能够接收成功,越盟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我们要给兄弟部队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苏联人的拥趸的是真多。」勒菲弗尔叹了一口气,不说别的,在一月二十日上台的法共和社会党联盟,不就是一个例子麽?「看起来很多亚洲人是真的相信苏联人的说法,但这对法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苏联那套经济体系,只有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最管用。」
科曼坚定的捍卫自由世界的理念,防止自己的助手陷入到怀疑当中,「计划经济的基础是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没有利益之争,大家能够服从于一个共同的利益。而在现实中,这种大公无私的状态是不存在的,或者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来说,人类还没有发展到大公无私的时代,在这个时候非要假装看不到各个主体自身的利益诉求,只能是自欺欺人。」
不过作为阶段性的办法,计划经济还是效果很好的,就比如从零开始这个阶段,在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比如什麽战争丶战后重建丶重大自然灾害之类。
或者需要实现特定战略性目标比如快速工业化丶建设重大基础设施丶攻克科技难关时,计划经济能够无视短期利润和成本,迅速将全国的人力丶物力丶财力集中到关键领域。
巧了,现在的法共和社会党联盟,依靠在议会的优势,终于可以在戴高乐退出之后大展拳脚了。
两党很多新上任的部长们,许多是第一次将粗糙的工装换成笔挺的西装,坐在一起讨论事关国家发展方向的决策。
大规模国有化方案,在法共和社会党的支持下被端上了国民议会的餐桌,这一方案包括煤炭丶电力丶天然气——这些「制高点」行业必须从私人资本手中夺回。
除了国有化方案之外,还有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制定当中。
钢铁产量提升多少,煤炭开采增加几何,铁路网如何修复延伸。这计划像一张精细的网,试图引导而非命令市场的力量,旨在将资源优先投入关键的基础设施重建。
巴黎的红潮掀起了惊涛骇浪,似乎法国正在朝着另外一个苏联演变已经不可避免。
人民共和运动议员对左翼联盟的大动作持反对态度,但是势单力孤,很多议员对于骤然爆发的红潮没有心理准备,不少人直接前往戴高乐的住处拜访,希望这位民族英雄能够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不过戴高乐拒绝了,对着来找自己的议员说道,「我已经离开了政坛,现在只想专心的撰写回忆录。至于现在的左翼联盟政府,同样是法国的合法政府,当然我觉得两党的目标也不完全一样。」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