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章 心有七窍,玲珑通九曲(2 / 2)

加入书签

「辽东之民,在奴酋治下,多有不堪其苦者,此人心之向背,亦不可不察!」

「有东江在,则辽民之心有所寄托;有东江在,则奴酋不能尽得辽南之地!」

「是以,东江之责,乃是牵制之虚着,制衡之巧着。落此一子,满盘皆活。奴酋一日不除,东江便一日不可废!」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朱由检,一字一句地说道:

「陛下,东江是东江,文龙是文龙。不知陛下,是否认同此理?」

将「东江」与「毛文龙」切割开来。

保的是「地」,而非「人」。

好思路!好巧劲!

朱由检心中一笑,脸上却依旧平静如水,他点点头,似乎是认可了这个说法,但紧接着便追问了一句,将孙承宗刚刚建立起来的防线,再次击得粉碎。

「那毛文龙呢?」

这个问题,避无可避。

孙承宗仿佛早就料到有此一问,他再次深吸一口气。

这一次,他的语气变得复杂起来,有惋惜,有感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陛下,驭将之道,在恩威并施,更在明其志,用其长。」

他终于用上了准备好的说辞。

「毛文龙家道中落,半生困顿,年近五旬,方逢辽事,一朝乘风,镇江大捷,天下闻名。」

「其日日夜夜所求者,正是夸功封侯,光宗耀祖。」

「然东江兵疲民弱,镇江大捷终究昙花一现。」

「其志难伸,其功难竟,心中郁结,行事自然偏激,口中亦多有怨语。」

他看向朱由检,眼神恳切而真诚。

「陛下,臣以为,毛文龙之心,终究是大明之心。」

「所谓东江,也断然是大明之东江,而非文龙之东江。」

「若臣得任其事,必先劝以旧志,勒以皇恩,晓以利害,务使其迷途知返,再为朝廷效力!」

这番话说完,饶是孙承宗久经风浪,手心也不禁渗出了一层细汗。

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不触怒皇帝的前提下,为毛文龙,也为东江的稳定,争取最后一线生机。

他将毛文龙的狂悖,归结于「志向难伸」的个人原因,而非「拥兵自重」的政治野心。

这便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也给了毛文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然而,朱由检似乎并不想走下这个台阶。

他听完了孙承宗的肺腑之言,脸上依旧是那副不置可否的神情。

他沉默了片刻,那片刻的寂静,让孙承宗的心沉到了谷底。

「若朕……就是要你将他拿下,另换他人呢?」

朱由检终于开口,声音轻飘飘的,却带着不容抗拒的意志。

「孙师,你,又当如何行事?」

图穷匕见!

孙承宗闻言,心中剧震,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痛苦涌上心头。

辽东之事,是他掌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他此生之梦想。

却如今竟不得不自断一臂吗?

新君果睿英武,但行事又何必如此操切?!

孙承宗知道,毛文龙一拿,东江义气散尽,所谓三方布置,瞬间就成空文了。

再要恢复,却又何其难也!

可是……

君要臣死,臣,如何胆敢不死?

孙承宗的内心,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缓缓地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所有的挣扎丶惋惜丶不甘,都已化为一片的平静。

他对着朱由检,深深一拜,声音乾涩而沙哑。

「此事……也易。」

「臣奉旨上任蓟辽,只需一封书信,召毛文龙前来关门之中,商议军情。」

「待其入城,当场宣读罪状,问罪拿下,立时便可擒送入京。」

他将擒拿的方略说得简单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只是,在说完之后,他停顿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用一种近乎陈述事实的平淡口吻,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只是,文龙既下,其部众之心,恐生散乱。臣当设法分其部众,各作牵制,以防生变。」

「然则,如此动荡之下,军心士气,非一朝一夕可复。东江要再有战力,恐怕……需待数年之久了。」

言尽于此。

他已经将后果说得明明白白。

乾清宫内,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朱由检静静地看着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心中亦是微动。

面对自己如此不合理的命令,孙承宗挣扎过,劝谏过,也暗示过。

他尽了一个老臣的本分。

但当自己进一步强势逼迫时,他终究没有选择硬顶,而是给出了最有效丶也最冷酷的解决方案。

他懂得妥协,更懂得服从。

事若可为,尽力而为。

事若不可为,吾尽力也。

这一刻,朱由检终于彻底看清了这位先朝帝师的性格底色。

面若重枣,威严如关公,是他的表。

心有七窍,玲珑通九曲,是他的里。

没有完美的性格,只有合适的任用。

这样一个能做事丶有威望的裱糊匠丶老滑头,正是他心目中如今蓟辽策略的最佳人选啊!

孙师——朕的第二关,你也过了!——

说下我对东江的看法,附上一个地图就看明白了。

东江作用在于对辽南海岸线的控制,和对宽甸丶凤凰城的威胁(当然还有接引辽民丶间谍等作用)。

但你如果说他对后金真有什麽大的威胁,实在夸张了,他的进攻方向全是山地,是朝鲜以前通向大明的贡路,易守难攻(朝鲜当时在这条路上死了不少使者,后面才慢慢开发起来的)。

因此天启二年后,后金统治稳固之后,毛文龙的骚扰威胁就越来越弱了。

但他这个位置卡着朝鲜,又始终是一根毛刺,还能辐射沿海,兼控辽南,不可谓不重要。

包括辽南方向的进攻为什麽那麽重要,看着图也看得明白,一路推上去,卡住盖州,易守难攻,这也是洪武年明军北上驱逐北元的路径。

(白色就是平原,绿色就是山地hh,这个应该都懂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