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87章 宰相必起于州部(求月票!)

「——那麽,薛爱卿认为,此局当作何解?」

来了!

这正是他薛国观今日冒着奇险,也要赌上身家性命所求的终极一问!

修路不过循吏小术,治政才是通天大道。

他薛国观所求,岂是区区修路之功!

他强压下内心的狂喜与激动,深深一揖,声音因为情绪的奔涌而显得有些嘶哑,却字字清晰。

「回陛下,若仅以修路论,事在人为。」

「陛下只需委臣为巡城御史,另赐一道敕书,则工部丶顺天府丶锦衣卫丶五城兵马司,皆可听臣节制。」

「诸事虽杂,臣有把握,数月之内,必让京师街道,焕然一新!」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丶最有效的办法。

以雷霆之势,集权于一身,快刀斩乱麻。

然而,朱由检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缓缓地,摇了摇头。

「你我君臣,皆知今日所论,早已不止于修路。」

薛国观努力克制住狂喜的心情,尽量维持平静的语气,继续开口道:

「陛下圣明。若欲以此为始,扭转政弊,则当使事权归一。」

「臣请陛下下旨,将工部都水司丶五城兵马司丶乃至锦衣卫修路通衢之权,尽数并入工部虞衡司。」

「臣则自愿请任工部虞衡司郎中,为陛下厘清权责,再造规章!」

这就不仅仅是要修路了,还要动祖制,要裁并机构了。

大明延续两百年,祖制真不是没动过,但这等侵吞各方利益的操作,着实少见。

薛国观已是在这事上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前程。

只要他在这个事情上证明了他的能力,自然能够在更往后的新政改革中分得更大的事权和话语权!

——至于新政?

哪怕朱由检一句话都没说过,但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这位新君必定会发起新政,只是不知道从何而起罢了。

可他等来的,依旧是朱由检的摇头。

那笑容依旧挂在嘴边,只是这次,多了一丝玩味。

「都给事中乃是清贵之职,下一步外放便是三品参政,留于京中,亦是四品京堂。区区一个工部郎中,不过正五品而已。」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

「朕若如此安排,岂不是要教天下人以为,朕苛待臣子,刻薄寡恩了?」

薛国观猛地抬头,正色道:「为国事,何惜此身!区区官阶品级,臣,视之如浮云!」

他言辞恳切,目光灼灼,似乎要用这番忠诚,打动眼前的君王。

朱由检凝视着他,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他看不透薛国观这番话,究竟是肺腑之言,还是又一次的政治表演。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要的答案,不是这个。

朱由检缓缓转身,踱步至屏风之前,那里还挂着他方才为了梳理思路而写下的几个大字。

他伸出手指,在那些墨迹上轻轻划过。

「兵马司丶顺天府丶工部虞衡司丶工部都水司丶锦衣卫……」

他一个一个地念着,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考校身后的臣子。

「薛卿,我们不妨将这百馀年积攒下的诸多情弊,都暂且抛开不谈。只回到国朝之初,回到这一切最开始的地方。」

他的手指,在屏风上轻轻点了点,发出「笃笃」的轻响。

「你以为,这修桥补路,清扫沟渠之事,在最初,最应该由谁来做?」

这个问题,完全不在薛国观的意料之中。

国初之时?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史书上的记载,祖制里的条文,一一闪过。

国初,此事归于工部虞衡司。

可是……陛下刚刚才否定了自己去虞衡司的提议,答案显然不是这个。

那会是哪个部门?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屏风上的那几个衙门,如同一个饥渴的学子,在字里行间寻找着圣贤的微言大义。

兵马司?主兵事,不对。

锦衣卫?主侦缉,更不对。

工部……工部……

他的目光在「工部」二字上反覆逡巡,却始终觉得不对。

突然,一道光亮如同闪电,划破了他脑中的迷雾!

他的视线,猛地从「工部」二字上挪开,落在了那个他从一开始就下意识忽略了的名字上。

顺天府!

薛国观的内心一抖,头一次感觉到事态超出掌控。

但为什麽呢?凭什麽呢?

他抬起头,用一种难以置信的丶试探的语气,轻声问道:

「陛下……难道是……顺天府?」

朱由检终于笑了。

他猛地一抚掌,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回荡在大殿之中。

「然也!正是顺天府!」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薛国观,那眼神中,带着一种智珠在握的欣赏。

「修路清沟,乃地方民政。纵使京师之地,亦应归属地方。」

「此等事务,不由地方父母官——顺天府尹去做,又该由谁去做?」

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论断。

「可你再想想,为何这本该是地方民政之事,最后却会归于六部?」

「乃至后来迭床架屋,增设机构,也始终是在六部和锦衣卫的圈子里打转,再也跳不出来?」

这个问题,比之前那个更加深邃,更加直指核心。

薛国观呆立当场,冥思苦想,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一个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闪过,却又被他一一否决。

是啊,为什麽?

这似乎是自太祖皇帝定下规矩之后,就理所当然的事情。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事事由六部直管,岂不比一个区区顺天府要稳妥得多?

可……可为何陛下会如此发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