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辞圣的诞生(1 / 2)
第111章 辞圣的诞生
大汉以察举制选拔官吏,举孝丶廉丶才,重要性以此递减。
孝在大汉排首位,古代社会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当然,首为重要的还是有人举荐,不然依旧有人会埋没乡野。
长安,渭水支流。
秋日虽没有春日景色那麽陶冶情操,但独特的悲凉萧瑟,依旧会激发文人的创作热情。
这里聚集着很多文人,他们席地而坐,小酌畅谈。
其中为首的男子一袭白衣,坐在人群中,潇洒飘逸丶鹤立鸡群。
「夫长乐者,汉祚之基也。踞龙首之原,俯未央之阙-钟鸣鼎食,千官肃穆趋丹;旗卷日华,万骑雷霆动紫微——
一篇洋洋洒洒的辞赋,从上官安口中不断被吟诵出来。
每喝下一口酒,便吟一句,不过今日他控制了酒量,待喝的差不多了,《长乐宫赋》
也被他全部创作而出。
簇拥的人群都是长安内外的读书人,待上官安赋成,众人顿时发出雷鸣掌声。
「不愧司马相如第二!」
「已可比司马相如!」
「此长乐宫赋,惊为天人,吾等佩服佩服!」
「上官兄文学之造诣,辞赋之研究,当世已无人可及也!」
上官安压着手:「诸位勿要抬举在下,诸位亦是文采依,在下怎敢在诸位面前造次「上官兄,此赋可否撰写?」
上官安微笑道:「自是可以。」
「文章之瑰丽,当世之辞圣,吾等何其有幸见证啊!」
今日宴会结束,上官安坐在车上,闭目凝思,虽然今天他被恭维的很爽,好久没装的如此舒缓,但今日装逼不是他的目的。
他的父亲那句话他现在还深有感悟,要做个有用的人,最起码对太子宫有用。
那麽他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在读书人群体中博一博名望,这些读书人虽然没有什麽大本事,但话语权在他们手里。
他们可以引导民间对一个人评价的好坏。
掌控了他们,岂非就掌控了舆论方向?那麽自己岂不就是那个最有用的人?!
所以这段时间,上官安一直不惜自降身份,和这群读书人深入交流文章,直到今日才抛出他苦思冥想许久的《长乐宫赋》一鸣惊人!
嗯,效果还算不错,可惜吾未能欣赏自己方才的样子,定是极有魅力!
上官安微微一笑,等吾在扩大一些影响力,那麽在皇孙眼中,我便是个有价值的人,
那时他该能对我说孔雀东南飞的全部了吧?
中午的时候,昌邑王刘去未央宫渴见了汉武帝,祈求出宫迎接他的老师,王太傅夏侯始昌。
汉武帝愣了一下,问道:「夏侯太傅不是早就来京师了?」
刘忙不迭道:「回父皇,夏侯老师路上遇到一些好友耽搁了,所以推辞了一些时日「哦,好。」
汉武帝挥挥手,示意刘离去。
刘离开宣室殿,脸色阴沉,心中汇聚一腔怒火。
他和父皇说过夏侯始昌在路途耽搁的事,父皇也说他知道了,可现在他竟说这些话?
他从未将我对他说的话放在心里,他从未在乎过我,他若真什麽事都不在乎,为什麽不将我送给他的丹药也一同扔了?!何其虚伪!
刘收拢思绪,带着长信宫奴仆,阵营浩荡的朝长安东门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