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 资源整合(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1 / 2)

加入书签

第128章 资源整合(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陈秉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我的主张是:主攻日本,试探北美。你们的意见如何?」

「陈生,与日本比起来,北美和欧洲市场更大,潜力也更大,我认为先将北美市场作为主要开拓目标会对我们有利!」

陈秉文话音刚落,方文山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凌佩仪丶顾永贤丶周志远丶李明都看向陈秉文,等待他的回应。

对于方文山的发言,陈秉文没有丝毫不悦,反而在心底涌起一丝欣慰。

这正是他想要的!

一个团队,如果永远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那才是最危险的。

方文山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且直指核心市场潜力,说明他不仅认真思考了,而且有自己独立的商业判断。

这种敢于质疑丶敢于挑战的氛围,远比唯唯诺诺丶一味附和要健康得多。

如果什麽事情都靠他拍板,团队其他人只是执行机器,那陈记永远无法真正成长为一个有韧性的组织。

他需要的是能独当一面丶有战略眼光的干将,而不是应声虫。

陈秉文点了点头,示意方文山继续说下去:「方总监,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市场规模。北美尤其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人均购买力强,饮料市场容量远超日本。

拿下北美,意味着巨大的销售额和利润空间。

第二,辐射效应。北美市场具有全球影响力,成功打入北美,对后续进入欧洲丶澳洲等英语文化圈市场有极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三,品牌高度。能在北美主流市场站稳脚跟,对提升陈记全球品牌形象和价值,意义非凡。

第四,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北美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功能饮料市场虽不如可乐成熟,但已有基础,不像日本市场口味和文化壁垒那麽深。」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风险,确实存在。

但高风险往往伴随高回报。

我们『脉动』的风味经过北美4800人盲测,接受度高达96.7%,证明产品本身具备竞争力。

只要策略得当,投入到位,完全有机会在北美市场撕开口子。」

方文山的观点清晰有力,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追求规模效应的商业思维。

陈秉文耐心听完,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其他人:「凌总监丶顾律师丶周教授丶李经理,你们怎麽看?」

凌佩仪沉吟片刻,开口道:「方总监说的市场规模和品牌效应,我认同。

北美确实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但是,」她话锋一转,「陈生提出的主攻日本,试探北美,我认为更符合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她看向方文山,争论道:「方总监,你提到北美市场潜力巨大,这点没错。

但潜力转化为现实销量,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培育期。

可口可乐的装瓶厂体系你也清楚,对新品牌丶尤其外来品牌,天然带有疑虑和抵触。

要让他们真正投入资源推广『脉动』,我们需要付出远超预期的渠道成本和营销费用。

这笔投入,对我们目前的体量来说,风险过高。」

她接着分析日本市场的优势:「反观日本,我们有东宝东和这个『本土』合资夥伴,有《醉拳》上映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契机。

三得利的渠道执行力强,相对可控。

更重要的是,程龙在东南亚因《醉拳》爆红,如果在日本也能重复这个过程,那他的代言和电影植入,就能为我们省下天文数字的GG费,并带来巨大的初始流量和信任背书。

这是用钱很难买到的资源。」

听了凌佩仪的话,陈秉文心里默默为她竖了一个大拇指。

这才是一个运营总监应有的站位,综合所有因素,分析利弊,立足长远。

而不是仅仅从产品和市场角度来分析。

李明作为市场部经理,也开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北美市场大是事实,但竞争也更惨烈。

我们要从零开始建立品牌认知,挑战巨大。

日本市场虽然成熟,但市场规模毕竟要小一些,我们从新加坡开始逐步升级需要开拓的市场规模,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再加上《醉拳》的东风,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制造话题和热度,实现破局。」

听完众人的发言,陈秉文再次开口,「方总监,我理解你对北美市场的看重。

做大蛋糕,是每个企业的追求。

但做企业,尤其是我们这样根基尚浅的企业,不能只盯着蛋糕有多大,更要看自己手里的刀叉够不够长,能不能稳稳地切下属于我们的那块,而不是被蛋糕噎死,或者刀叉被人折断。」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墙上的世界地图前,手指点向日本:「日本市场,就是我们目前最能把握的『刀叉』。

东宝东和是我们的合资夥伴,三得利是可控渠道,《醉拳》是现成的丶威力巨大的营销核弹,程龙是极具号召力的代言人。

天时丶地利丶人和,三者齐备!这是稍纵即逝的战机!抓住它,我们就能以相对小的投入,撬动一个成熟的高端市场!

在日本站稳脚跟,意味着什麽?

意味着我们能快速回笼资金,积累宝贵的国际运营经验。

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我们积累强大的品牌势能!。

一个在挑剔的日本市场成功的品牌,再进入北美丶欧洲,阻力会小得多!」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方文山身上:「方总监,我理解你对北美市场的渴望,那是星辰大海。

但星辰大海,需要坚固的船和充足的补给才能抵达。

日本,就是我们打造这艘船丶储备这些补给的绝佳船坞!

拿下日本,我们就有了远征北美丶欧洲的跳板和底气!」

方文山沉默片刻,最终缓缓吐出一口气,「陈生,我明白了。

您考虑的是全局和风险控制。

我承认,我过于关注市场的绝对规模,忽略了执行层面的风险和资源匹配度。

日本市场,确实是我们现阶段更稳妥丶更高效的选择。」

陈秉文笑道:「很好。

既然大家达成共识,现阶段的产品推广战略就是:

主攻日本,稳扎稳打;北美市场,伺机而动,小步快跑,积累经验,绝不冒进!」

说完,他坐回主位,开始部署具体的工作任务。

凌佩仪总协调,负责与东宝东和丶三得利,敲定《醉拳》上映前后所有联合营销细节!

包括海报丶预告片贴片GG丶影院大堂陈列丶票饮捆绑套餐丶媒体公关稿等等工作。

李明则负责与三得利渠道经理对接,确保脉动和瓶装糖水的铺货。

方文山则被陈秉文安排,担任北美市场的区域负责人。

「方总监,」陈秉文看向方文山,强调道:「你的任务是摸底。争取在三月底前,在纽约丶洛杉矶丶旧金山丶温哥华丶多伦多五个城市,各建立1-2个核心试销点。

先利用可口可乐的渠道铺货,收集真实市场反馈。

同时建立与可口可乐灌装厂和渠道的联系,摸清物流成本和终端动销速度。

这个阶段的试销,我们不求销量,主要就是数据,和各方面的信息反馈。」

「明白,陈生。」方文山点点头,确认道,「我亲自跟进,确保数据和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随着市场开拓任务清晰的分解到每个人头上,会议室内充满了临战前的紧张感。

陈秉文环视一圈,笑着说道:

「各位,马上就要过年了。

农历新年,港岛会放假,但市场不会等我们。

日本市场,《醉拳》的上映窗口期就在年后不久,这是天赐良机,错过就不会再有。

北美试销,也需要时间铺开和观察。

所以,春节前这段时间,是我们最后的准备时间!

所有工作,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基础搭建和前期部署!

原料备足,生产线调试完毕,营销方案定稿,渠道沟通到位,法律文件齐备!

我要的是,春节假期一结束,所有人立刻就能动起来,打响开年第一仗!」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明白!」凌佩仪第一个回应,声音乾脆利落。

「收到!」方文山紧随其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