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待价而沽(求月票推荐票追读)(1 / 2)
第121章 待价而沽(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之前陈秉文参的那场《醉拳》小型试映会上。
看完成片后,湾湾丶韩国丶和东南亚的片商反应平淡,把买断海外发行权的价格压的很低。
吴思远自己心里也没底,准备见好就收,卖掉湾湾和韩国的发行权回回血。
要不是陈秉文拦着,吴思远恐怕只要二三十万港币就把《醉拳》在湾湾和韩国的发行权卖了。
陈秉文当时非常坚决地对吴思远说,「《醉拳》这部电影,和以往的功夫片不一样。
光靠看胶片是感受不到那种冲击力和观众笑声的。
必须等它正式上映,让市场热度来证明它的价值。
现在这些买家,都是在压价。
等港岛的票房爆了,他们会抢着来送钱,价格翻几倍都不止。耐心点,好饭不怕晚。」
正是那次及时的劝解,打消了吴思远急于套现的念头,才有了今日的待价而沽。」
陈秉文淡然一笑:「吴生过奖了。
我只是对电影本身,对程龙的潜力有信心而已。
好东西,就应该待价而沽。现在看来,我们等对了。」
「对!对!待价而沽!说得太对了!」吴思远连连点头,「现在《醉拳》在港岛这麽火爆,消息传得飞快,岛外的发行公司全都坐不住了!
这几天我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办公室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湾湾那边的片商,现在开口就是一百万港币保底买断,还要外加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红!韩国那边也涨到了八十万!就连北美,都有几家实力很强的独立发行公司表达了强烈兴趣,开出的条件比之前那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都是看准了程龙的功夫喜剧在海外有市场!」
吴思远兴奋地报着数字,每一个数字都意味着巨额的利润。
这和他之前差点贱卖的价格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他今天来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分享喜悦和表达感谢。
「陈生,今天我来,除了感谢,还有两件比较特殊的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或者说,跟你通个气,毕竟这涉及到我们当初合同里的约定。」
「哦?请说。」陈秉文神色不变,心中已隐约猜到几分。
当初他投资时放弃港台分红,换取的就是日本和东南亚的版权,此刻《醉拳》大火,这些地区的价值已然凸显。
「第一件,是日本方面。」吴思远压低了些声音,「有一家实力非常非常雄厚的公司,叫做『东宝东和』。
他们派了副总亲自过来,对《醉拳》的日本版权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开价高达三百万港币。」
吴思远报出这个数字时,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这个金额也让他感到震撼。
他稍作停顿,观察着陈秉文的反应,谨慎的说道:「陈生,按照我们之前的合同约定《醉拳》日本地区的所有版权,包括发行丶衍生品等等,是完全归您所有的。
东宝东和的人非常想促成合作,他们的意向极其强烈,渠道能力在日本也是顶尖的。
所以他们请我来问问陈生您的意思,是打算自己运作日本市场,还是可以考虑授权给他们?
如果与他们合作,我相信票房一定会非常惊人。」
吴思远说完,期待地看着陈秉文,等待他的决断。
在他看来,三百万港币的买断价简直是天降横财,几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陈秉文没有立刻回答。
东宝东和,日本最大的电影发行商之一,实力毋庸置疑。
三百万港币的买断价,在当下绝对是天价。
但陈秉文想的更远。
他想起了前世红牛在日本市场的折戟沉沙,深知文化差异和市场壁垒的厉害。
《醉拳》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程龙个人IP和文化影响力的载体。
一次性卖断,固然能快速获得巨额现金,但也意味着放弃了未来所有潜在的丶可能更大的收益,以及藉助这部电影深度开拓日本市场的机会。
「吴生,」陈秉文缓缓开口,「东宝东和是很好的合作夥伴,他们的实力和诚意我都看到了。
但是,对于日本市场,我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
他看着吴思远:「我不打算一次性卖断日本版权。
我希望能以代理发行的方式与他们合作,甚至可以考虑合资成立一个推广主体。
我们提供片源和部分资金,他们负责渠道和本地化营销,收益按比例分成。
这样,既能藉助他们的力量,也能保证我们对IP的长期控制力。
这部电影,应该成为我们打开日本市场大门的敲门砖,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吴思远听得目瞪口呆,心脏砰砰直跳。
三百万港币的现金啊!
陈秉文竟然眼睛都不眨就拒绝了,反而提出了一个更复杂丶风险也更大的合作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