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入场券?(求9月月票推荐票追读)(2 / 2)
「好的,陈总!」
司机刘二猛平稳的发动汽车,向伟业大厦驶去。
陈秉文靠在座椅上,闭上眼,揉了揉眉心。
连续多日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疲惫感便如潮水般涌来。
两百万袋。
这个数字背后,不仅仅是完成了订单,更意味着陈记的整个生产体系通过了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高振海带领的生产团队丶周志远的品控环节丶采购部门的供应链协调丶乃至行政后勤的保障,都像经过了一次烈火淬炼。
这支队伍,如今才算真正磨炼出来了。
这才是比利润更宝贵的资产。
车子驶入市区,窗外繁华的街景飞速掠过。
陈秉文的思绪却已飘向更远的地方。
王建军最后那几句话,在他脑中反覆回响。
「量会更大.种类也可能更多.」
这绝不仅仅是王建军说的客套话。
这背后,肯定有一些他不知道的东西。
「量更大」可以理解,毕竟这次两百万袋的交付证明了陈记有这个能力。
但「种类更多」.这意味着什麽?
「劲霸速溶粉」的配方,是基于牛磺酸丶咖啡因等核心成分的功能性饮品,目标明确:提神抗疲劳。
王建军他们看中的,显然也是这个核心功能。
那麽,「种类更多」是指什麽?
其他口味的功能速溶粉?
还是完全不同的产品?
陈秉文的心跳微微加速。
他回想起王建军和李国伟的身份背景,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对功能性食品有大规模丶多样化需求的庞大体系。
这个体系需要什麽?
除了提神抗疲劳,还有什麽?
补充能量?
快速恢复体力?
耐寒?
耐饥?
甚至在特殊环境下维持基本营养?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陈秉文的脑海:军用口粮!
这个猜测让他瞬间坐直了身体。
如果真是这样,那王建军最后那句话的分量,就远超他的想像了!
「量更大」,意味着可能是覆盖整个体系,甚至更大规模需求的订单。
「种类更多」,意味着可能不仅仅是速溶饮料,还包括压缩饼乾丶能量棒丶即食罐头丶甚至自热食品等一整套野战或特殊作业环境下的食品解决方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订单,而是涉及战略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的重大项目!
其蕴含的意义丶技术要求丶保密等级丶以及背后的利益格局,都远非普通商业合作可比。
陈秉文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直冲头顶。
如果是这样,精简版的特战保障小组的到来,倒是解释的通了。
如果他的猜测是对的,那麽陈记无意中已经摸到了这个庞大体系的门槛。
王建军那句「希望陈记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更像是一种资格认证后的期许。
或者说,是一张通往更高层次舞台的入场券的预告。
但这张入场券,不是那麽好拿的。
「种类更多」意味着陈记现有的生产线丶技术储备丶原料供应链,甚至管理模式,都可能面临颠覆性的挑战。
军用标准的要求,会苛刻到难以想像的地步。
保质期丶极端环境适应性丶营养配比丶包装防护.每一项都是全新的课题。
更重要的是,涉足这个领域,意味着陈记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更深层次的利益漩涡和保密体系之中。
这对一家正在高速发展丶根基尚不算极其深厚的企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风险。
「吱——」
轻微的刹车声响起,车子平稳地停在了伟业工业大厦门口。
「陈总,到了。」司机刘二猛的声音传来。
陈秉文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眼神重新变得沉静如水。
他推开车门,大步走向大厦入口。
无论猜测是否准确,陈记目前还不具备上桌的实力。
现在贸然去够,不仅接不住,还可能烫伤手。
当务之急,不是去猜测那扇门后到底是什麽,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拼命壮大自身,把陈记的根基打得足够深丶足够厚。
直到有一天,无论那扇门后抛出的是怎样的挑战,他都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稳稳接住,并将其转化为陈记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回到位于顶层的办公室,刚推开门,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陈秉文快步走过去,拿起听筒:「喂,我是陈秉文。」
「陈生,是我,凌佩仪。」电话那头传来凌佩仪清晰的声音,「新加坡这边,两座特许灌装厂刚刚全部技改完工!
生产线调试完毕,验收一次性通过!」
即使隔着电话线,陈秉文也能感受到凌佩仪声音中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成就感。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