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滞销(求月票推荐票追读)(1 / 2)
第103章 滞销(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翌日一早,陈秉文准时踏入伟业大厦顶层办公室。
刚坐下没多久,方文山便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陈生,三家公司的专利授权款,全部到帐了。」
说着他递上一份财务简报:「可口可乐80万美金,雀巢50万美金,三得利20万美金基础授权费。
扣除必要税费和手续费后,净入帐约合港币748万。
加上我们原有现金及新加坡订单回款,陈记食品目前银行存款总额突破1100万港币。」
1100万港币!
这个数字清晰地印在简报上。
陈秉文接过简报,目光扫过那串数字,脸上露出了微笑。
有了这笔钱,许多之前因资金顾虑而暂缓的计划,都可以立刻提上日程。
「非常好,一大早就有这麽好的消息。」陈秉文放下简报,高兴的说道,「钱到了,该花的就要花出去。」
他看向方文山,说道:「方总监,眼下有两件事需要尽早办理。」
「一是劲霸速溶浓缩粉的全套生产设备采购。
周教授那边已经提交了最终清单,包括精密混合机丶微胶囊包埋设备丶喷雾乾燥塔丶自动包装机。
特别是核心的喷雾乾燥塔和微胶囊设备,一定要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你可以联系德国和瑞士的供应商,了解一下型号丶报价丶交货期。
告诉供应商,只要设备符合要求,交期有保证,我们可以接受全款预付。
但售后服务必须包含的安装调试丶人员培训和维护条款。
整个过程,可以让顾律师的法务团队跟进。」
「二是富源厂无菌生产车间的改造升级。
等高振海把那边场地隔离出来,按照浓缩粉的生产要求,改建无菌生产车间,至少达到十万级洁净度。
联系专业的洁净工程公司,出设计方案和预算。
通风系统丶空气过滤丶地面墙面材质丶人流物流通道,全部按最高标准来。
预算不是问题,我要的是速度和质量。
改造工程和设备采购同步进行,设备一到立刻安装调试。」
「好,」方文山先点点头答应下来,随后才说道,「这样一来,恐怕投入不小!」
陈秉文肯定道:「没办法,不管是设备还是无菌车间,都是必要的环节。
而且,一次投入长久受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省不得。」
没等方文山开口,陈秉文接着说道:
「你算笔帐:
一套顶级的喷雾乾燥塔和微胶囊设备,加上无菌车间改造,总投入预计在150万到200万港币之间。
但有了它,我们就能在港岛生产出最核心的劲霸速溶浓缩粉。
一吨浓缩粉,能稀释灌装出10万瓶标准装劲霸饮料。
而运输一吨粉的成本,只有运输10万瓶饮料的零头!
省下的运费丶仓储费丶损耗,一年就能把这笔设备投入省回来!
更关键的是,有了这个核心基地,我们就能把劲霸的『根』牢牢扎在港岛。
未来无论市场拓展到哪里,核心技术和产能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战略制高点,花再多钱也值!」
他顿了顿,看着方文山:「至于无菌车间,更是品质的基石。
劲霸的核心价值是功能和安全,口感风味必须稳定如一。
无菌环境能最大限度保证产品稳定性,延长保质期,杜绝微生物污染风险。
这钱,是花在品牌信誉上,花在消费者信任上。
一次投入,换来的是长期稳定的品质和口碑,是源源不断的回头客。
这笔帐,怎麽算都划算!」
方文山听着陈秉文条理清晰的分析,心中的疑虑彻底消散。
「明白了,陈生!
陈秉文补充道,「浓缩粉是我们打开全球市场的钥匙,生产环节不能拖后腿。」
同一时间。
新加坡南华贸易的办公室里,林文雄正对着桌上最新的销售报表发呆,眉头紧锁。
报表上,瓶装糖水的销量曲线依旧稳健上扬,如同这个热带岛国持续攀升的气温,市场需求清晰可见。
但旁边,代表劲霸功能饮料的那条线,却显得平缓甚至有些萎靡。
这情况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批随糖水搭赠促销的五万瓶劲霸,效果好的出奇,几乎是一周内就被抢购一空。
市场反馈热烈,许多尝过鲜的杂货店老板都主动来电询问何时正式铺货。
他本以为,劲霸会像在港岛一样,一经正式上市就引爆市场。
为此,他又下了五万瓶的订单,仓库里现在还堆着不少存货。
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正式上市后,劲霸的销量却不温不火,远远达不到预期中的火爆,与旁边糖水产品的表现更是天壤之别。
「没道理啊.」林文雄喃喃自语,推开报表,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喧嚣的街市,「味道没问题,提神效果也明显,促销时反响那麽好怎麽真正卖起来,就不行了呢?」
他回想起港岛那边传来的消息,劲霸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工厂区丶货运码头丶计程车司机群体的必备提神利器,销量节节攀升。
可同样的产品,到了新加坡,为何就水土不服?
是价格定高了?
还是渠道没铺对?
或者是这里的消费者,根本就不需要这种功能饮料?
各种猜测在他脑子里打转,却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种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匹配的状况,让他这个经验老到的贸易商也感到了一丝挫败和纳闷。
他拿起电话,又放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