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千票加更)巴黎轰动了!欧洲轰动(2 / 2)
正如莱昂纳尔所预料的那样,「梅塘七子」开天辟地的签售活动,立刻成为了巴黎所有报纸争相报导的头条新闻。
舆论迅速分化,掀起了一场关于作家身份丶文学价值与商业营销的大辩论。
赞誉者将这个活动称为亲民之举,甚至是文学民主的胜利。
《费加罗报》以醒目标题报导——《文学走入人群:梅塘作家团体开创性签售活动震动欧洲》:
【昨日,「沙尔庞捷的书架」上演了感人至深的一幕。
左拉丶莫泊桑丶索雷尔等七位杰出的作家,勇敢地走出了私人沙龙,与他们忠诚的读者进行了长达八小时的面对面交流。
这不是谄媚,不是市侩,而是共和国精神在文学领域最生动的体现!这标志着文学真正属于人民时代的到来!】
《共和国报》的评论更为激昂,标题也充满战斗气息,《粉碎精英主义!梅塘七子以签名向旧文学秩序宣战!》:
【当左拉先生为工人签名,当莫泊桑先生与女店员交谈,当索雷尔先生接受远方来客的致敬时,他们践行的正是共和精神!
这是对那些仍将文学禁锢在贵族沙龙里的保守派最响亮的耳光!
「沙尔庞捷的书架」门前排起的长队,就是人民的选票,宣告了进步观念的彻底胜利!】
有夸的就有骂的,不少报纸和评论员,都抨击这个活动粗俗市侩,有辱斯文。
保守派的《辩论报》的标题就充满了讥讽,《作家还是售货员?》:
【什麽时候开始,受人尊敬的作家先生们需要像百货公司的促销员一样,坐在街边兜售自己的产品了?
文学创作是神圣的精神活动,需要距离感和神秘感来维持其权威性。
如此大规模地与公众亲密接触,甚至迎合他们的签名需求,无疑是将艺术庸俗化丶商品化。
「梅塘七子」,更像马戏团里的七个小丑,在出版商的指挥下粉墨登场,用签名吸引眼球。
那些排队的民众,有多少是真正理解文学的真谛?这是文学的堕落,是巴黎文化品味滑坡的明证!】
争论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席卷了巴黎所有的报纸和沙龙,使得《梅塘夜会》和「梅塘七子」的名声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开来,远远超出了文学爱好者的圈子。
紧接着,「沙尔庞捷的书架」书店的门槛几乎被各地书商派来的代表踏破。
来自里昂丶马赛丶波尔多的订单雪片般飞来,要求紧急加印《梅塘夜会》。
乔治·沙尔庞捷只好指挥印刷厂日夜不停地开工。
紧接着,更令人惊叹的邀请函开始抵达各位作家,尤其是左拉和莱昂纳尔的手中。
伦敦最大的连锁书店「哈查兹」发来正式邀请,热情邀请「梅塘七子」全体或至少主要成员访问伦敦,举行签售活动。
他们承诺提供往返巴黎丶伦敦的一等车厢和舱船票丶伦敦豪华酒店住宿,并支付一笔相当可观的「出场费」。
维也纳的「胡格&曼出版社」也不甘落后,邀请他们前来,承诺安排签售丶沙龙座谈,甚至出席宫廷音乐会。
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几家大书店联合发出了邀请,虽然路途遥远,但提供的报酬极为丰厚,甚至超过了英国人。
就连柏林的书店也发出了邀请……
这些邀请函被带到「沙尔庞捷的星期二」上时,再次引起了轰动。
莫泊桑拿着哈查兹书店的信函,兴奋地大叫:「上帝,伦敦!我一直想去看看!」
于斯曼则向往维也纳:「宫廷音乐会,啧……」
塞阿尔则拍着莱昂纳尔的肩膀:「还有莫斯科!莱昂,你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俄罗斯了吗?」
左拉看着桌上这些来自欧洲各大文化首都的邀请,心情复杂。
一方面,他享受着这种前所未有的被追捧的感觉;另一方面,他骨子里作家的清高又让他对纯粹的商业活动保持一丝警惕。
但他不得不承认,莱昂纳尔提出的这个「签售」主意,确实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声望和实际利益。
但是莱昂纳尔面对这些既能免费旅游,又能提供优厚回报的邀请函,对着沙龙里的朋友露出一个难为情的笑脸:
「大家要去的话能不能晚几天?我有个剧本还没有写完……」
(4更完毕,求月票,我明天还想加更!)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