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包子从和面开始,老擀面杖到货(2 / 2)
「对,加糖之后,会给酵母发酵早期提供营养。低温发酵过夜就不需要了,发酵时间足够,还会产生独特的风味物质。」
「还是您专业,」陈舟继续说道:
「到了第二天,就是个二次醒发的过程。
早上来了,先把面团拿出来,放到和面机里面,高档位把面团揉光滑,三两分钟的事,这就可以直接分剂子了。」
陈舟一边说着,指向店里的郑阿姨。
她老人家就在这麽操作着。
闫工点点头:「对,早上再用揉面机,是在帮助面团排气。一般情况下商用酵母发酵,控制好温度,ph比较稳定,也不用再加硷。」
这工程师真懂......陈舟笑道:
「我和我们店里的大姨都住这小区,晚上过来一趟就行。
揉面用机器省劲儿。
但真到包包子的时候,就是纯手工了,这个替代不了。」
闫工点头称对:「确实替代不了。换了机器,生意就黄了。」
陈舟把馅调好,开始上手包包子。
他邀请道:
「等会儿包子出锅了,你们一块尝尝,研发部门的过来,总得深度调研一下吧?」
「这倒是。」
闫工递上一袋精品的小包装面粉,作为回访客户的小礼品。
随后,又点了点头。
他忽然觉得,自已来,也不用提供什麽技术支持,就是过来蹭顿包子。
都快成点头机了。
很快,第一笼包子出锅。
闫工今天来得早,有专属席位。
他接过两盘包子后,开始仔细品尝起来,
包子看上去白白净净的,面皮暄软蓬松,抓在手里弹性十足。
嘴巴贴上包子,微微用力,
牙齿先感受到一股柔软的阻力。
上下合拢,慢慢把面皮挤压到变形。
近距离闻着麦香味和发酵香气的时候,牙齿最终还是给面皮咬断。
揉面丶发面,步骤繁琐,都是为了这一口的扎实体验,
咬开之后,内馅散发出醇厚的肉香。
勾引人继续品尝。
接下来的味觉体验就属于包子了。
闫工只能说,味道确实名不虚传。
除了招牌鲜肉,他也尝了尝灌汤包。
面皮依旧是选用自己公司的面粉,死面的,薄薄一层,能吃出来是中筋款。
韧性挺足,看着有点半透明的光泽,估计还加了淀粉进去。
吸一口滚烫的肉汤,鲜美滋润。
闫工警了眼对面配送的师傅,对方可不负责品鉴产品早已经吃得满嘴流油了。
闫工笑起来,他心想:这回去得跟经销商建议一下,食堂也加顿包子不香吗?
厨房里,
陈舟则收获两个来自麦香记的好评+1。
很快,用餐高峰来临,社区食堂开始忙碌的一天。双方也没再过多交流。
等到上午的时候,昨天买的战损级擀面杖也送到店里。
老物件并非都好用,但里面有情怀,有感情,是新东西替代不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