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以後也许可以自己种黄瓜?(2 / 2)
陈舟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黄瓜,确实有个三棱状的空心。
紧挨着三棱状空心的,是晶莹饱满的果肉。
张金生解释道:「天气热外加不打药,黄瓜自然长起来就是这样。」
随后他侧身给陈舟让了个位置:
「帮我看会儿,我也去买点。」
陈舟笑道:
「没了,人自己家吃不完才拿来卖的,总共也没多少。」
老张听完,感到非常惋惜。
现代科技让黄瓜的外表能够四季保持长青,但它的芯,还是向往自然生长。
这次买到的黄瓜,倒是让陈舟心中燃起了一个念头,他对张金生说道:「以后能不能自己种蔬菜,然后拿来卖呢?全天然无公害,人们肯定也喜欢。」
老张摇摇头,觉得这个产品不适合当下的市场。
「小规模自己种着玩还行,真要卖,还是干不过大棚。」
不过有了美食情报系统,陈舟觉得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行的事情,以后如果有机会,真可以尝试一下。
设想,从食材的种植丶养殖开始,再到自己这里烹饪加工。端上顾客餐桌前的每个步骤,都由自己把控。
绝对能让顾客人吃得放心。
我的美食情报,不就是为了干这个的嘛。
他笑着对张金生说道:「你以后就等着吃我种的黄瓜吧。」
两人闲聊几句,话题回到今天的生意。
陈舟买了十二斤猪肉,较之最开始的时候,已经翻了一倍。
张金生一边称猪肉,装猪肉,一边给袋子里放进去一个条状物。
陈舟见状问道:「啥东西?」
老张回道:「我给你根猪尾巴,回去炖着吃吧。」
人情往来,有时候就是你来我往的。
陈舟不免想起老张刚刚惦记着的自种黄瓜,又分他半袋。
...
海滨市当地就有个大型的物流仓库。
所以这天晚上摆摊的时候,陈舟已经用上了自己的小冰箱。
因此也能比前几天早出来一会儿,边包边卖。
老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买包子的顾客们,第一次见到包子的原始内涵。
对包子摊又多了几分信任。
想想最开始业主群里还有对包子的质疑声,现在亲眼见到,所谓淋巴肉一说,真的是无稽之谈。
同样的,人们也是第一次看到陈舟现场包包子。
陈师傅手法优雅而精准。
先是一勺馅料稳稳地落在面皮中心,随后手指翻飞,如穿花蝴蝶般轻拢慢捻,面皮最终被轻巧地收拢在一起,在顶部形成又密集又匀称的褶子。
「呀!陈师傅手艺真好。」
「还是第一回见到包包子这麽6的呢。」
「我这双死手怎麽感觉掰不开镊子?」
「听说包子是皮薄馅大十八个褶,这上面有几个?一丶二......真是十八个!这个也是诶。」
陈舟笑道:「其实十八个只能算合格。」
在人们的鼓励与赞美中,陈舟逐渐迷失了自我。
包包子越来越卖力。
18个褶的合格标准根本不够,非得捏足专业的24个才行。
陈舟心道:顾客朋友们,你们这就是捧杀呀。
嗯?
【食客好评+1】
不用吃包子就给好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