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稀有情报的鲜肉包子谱(1 / 2)

加入书签

家里的各项决定,历来都是陈舟主导,两人商量。

晚上收拾完之后,陈舟也跟妻子简单的说了下今后的计划。

「艺凡,我准备开个小饭店。现在建筑行业也不景气,在公司就是耗着,没什麽意义了。」

这套话术在林艺凡耳中并不新鲜。

把「开个小饭店」换成「送外卖」丶「直播带货」丶「写网文」...她都听丈夫说过。

毕竟丈夫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停发绩效的半年多时间里,他也曾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

可现在经济环境不景气,转行难度也大,啥都不好干。

而这次,林艺凡在得知陈舟竟然要直接开店的时候,虽然依旧没有明确表示反对,眉毛却比以前皱得更紧了——

开店需要租个店面。

光这一项成本就不小,得动家里的存款。

钱投进去之后,肯定就得辞掉工作一心经营。

餐饮不好干,他又没什麽经验,一股脑扎进去肯定血本无归。

现在这个家可经不起大折腾。

紧巴点的日子,到底能安稳的过着。

思虑再三,林艺凡跟丈夫提议道:「要不,就先摆个摊,试试看?」

正在翻看包子菜谱的陈舟,因为有了美食情报,对自己的创业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过虽说开店是他的计划,但以陈舟现在的经济情况和厨艺水平,直接就来,确实是迈的步子有点大了。

他认同老婆的说法。

「这个主意不错,就从摆摊开始。」

林艺凡听到陈舟的回答,也是舒了一口气:

摆个摊,亏也亏不了多少。

就是你想干餐饮,跟修拖拉机有什麽关系?

...

《实用拖拉机维修指南》一书中,详细介绍了拖拉机在日常使用中,会遇到的方向盘震抖丶发动机冒蓝烟丶打不着火...

陈舟当然没看这些东西。

他在研究那个包子菜谱。

泛黄的纸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从和面,到调馅,再到包包子的手法,非常详尽。

甚至具体到一斤面粉加多少水,一份肉馅用多少葱。

陈舟不禁感叹:

「这专业的就是不一样。」

平常在家里做饭,没有个量化的标准,只能依靠感觉。

所以咸了淡了丶老了嫩了,变数不少。

专业的厨师有时候也说「盐适量」丶「糖少许」,但人家的适量,是练习实操后的手拿把掐,是老话讲的唯手熟尔。

为了摆摊采购做准备,陈舟一边看,一边记下了需要用到的食材。

面粉丶猪前腿肉丶小葱丶生抽...

国宴大厨的鲜肉包,倒是也没用什麽珍贵的食材。

在看到「5g宜昌酵母」的时候,陈舟停顿了一下。

宜昌酵母?

陈舟拿出手机。

搜索后发现,这牌子现在叫安琪。

当初的地方小厂,已经发展成行业巨头了。

从酵母名字可以看出来,这个配方的写成时间,至少能追溯到三十年前。

陈舟给菜谱拍了张照片,又小心翼翼地夹回了书里。

也算三十年份的老菜谱了。

搞不好还有点收藏价值呢。

不过,抛开其隐藏价值不谈。食谱末尾,用稍大字号书写的「好好做饭」,已足够让陈舟珍惜。

他似乎能想像出:

一个年轻学徒在食谱上写下这句话,然后激励着自己一步步,成为国宴大厨的故事。

好好做饭.....以前是这位大师的初心。

现在是我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