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八个字(1 / 2)
陈光蕊的目光在某个角度锁定了一下,看似有些漫不经心。
而太子李世民的目光虽然未停留在陈光蕊的身上,却比任何注视都更沉重。
他不着痕迹地移开视线,仿佛刚才陈光蕊近乎「轻慢」的举动只是场边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这份无声的威压,已在场中凝结。
「孙伏伽。」李世民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略显紧张的气氛。
老状元孙伏伽正垂手侍立在臣僚行列靠后的位置,听到传唤,浑身一激灵,几乎是趔趄着抢步上前,深深躬下身子,
「臣丶臣在!」
所有人都屏息望去,包括那些刚刚搁笔丶正忐忑不安的进士们。不知此事殿下唤孙伏加,意欲何为。
「交予你办的差事,」
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手指随意地点了点旁边捧着厚厚卷宗的记录官,
「可有进展?那…丢失的东西,事关重大,务必尽早水落石出。」他强调「那丢失的东西」,并没有直接指出那是宫中丢失的案牍。
孙伏伽额角瞬间沁出一层薄汗,他飞快地偷瞥了一眼房玄龄那边,对方眼神平淡无波,毫无提示。
他只能硬着头皮,将背弯得更低,几乎是赌咒发誓般急声道,
「启禀殿下!微臣…微臣不敢有丝毫懈怠!连日督责司吏丶查点文书丶核对目录……已有…已有眉目!请殿下放心,微臣…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丶彻查到底!不将此獠揪出,臣…臣无颜面对殿下!」
一番话说得又快又急,满口皆是表忠心丶显卖力的辞藻,却含糊了所谓「眉目」究竟指向何方,更把彻查的由头全系于「殿下」的期待上。
李世民微微阖了下眼,似乎对他的保证并不太在意,也似乎对他的效率很不满。
他目光一转,再次扫过场中神色各异的新科进士,又落回孙伏伽身上,语气平淡无波:「罢了,公务虽紧要,此刻也无须过于扫兴。」
他顿了顿,语调微扬,「今日曲江池畔,恰逢其会。新科登第,才俊荟萃。汝乃昔日魁首,才学自是不俗。孤意,不如你也即兴发挥一下?也好叫新科状元见识我大唐文脉传承,让房丶杜众卿也品评一番,看看是新科锐气冲霄,还是老成底蕴沉浑?」
这话一出,场中气氛瞬间微妙。
这哪里是「品评」,分明是将新丶老两位状元推上公开较量的擂台!还是当着太子和一众重臣的面!矛头直指陈光蕊方才的「轻慢」。
陈光蕊心中暗笑。这位太子殿下,果真不放过任何敲打的机会。
让房玄龄丶长孙无忌他们来评价孙伏伽的诗?这简直太直白了,房玄龄等人正是通过孙伏伽这个「查案先锋」在魏徵案上步步紧逼。
让他们给自己的「枪」来品评,结果还用猜麽?更别提,李世民自己也憋着火气。这「较劲」的意图,几乎明摆在台面上了。
他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神色,仿佛浑不在意。比就比呗,他本就不是为这个题来的。
孙伏伽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底掠过一丝强压下的激动和志在必得,
这可是御前露脸,尤其是在查案「不尽如人意」的此刻,更是个难得的翻身机会!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查案不顺带来的慌张,拱手肃然:「臣……遵命!」
两旁早有内侍奉上文房四宝。
孙伏伽凝神沉思,提笔蘸墨,虽极力维持沉稳,但捏笔的手指因用力微微泛白,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他盯着桌上那幅波涛孤舟图,努力将刚刚查案的焦虑和被赋予重任的激动,都塞进颂圣的表象里。
一时间,场中再次响起细碎的书写声。先前已完成诗作的新科进士们,此时心态各异。
那些对考题早有准备的人神色还算镇定,笔下落墨虽慢却稳,字字推敲。一个红脸进士轻捻胡须,片刻后便提笔挥毫,脸上带着几分自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