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何处染尘埃(1 / 2)

加入书签

果然,张榜眼第二天像是被打了鸡血。

他瘸着腿,膝盖肿得老高,却似乎忘了疼痛,逢人便掏出那张墨迹未乾的诗稿。

状元馆丶茶肆酒楼丶甚至路上偶遇的同年……但凡能说上话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夸张的声音:

「瞧瞧!陈状元新作!佛性天成啊!」

「了不得,了不得!此诗一出,长安所有禅意都得靠边站!」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听听!这般透彻!你们天天烧香拜佛,可曾有这份慧根?」

他逢人便吹,那架势,恨不得当场替陈光蕊剃度出家,

尤其是陈光蕊那作诗速度,就是比曹植都要快上几倍。

「这样的速度,那不是佛性使然,还能是什麽?这就是与佛有缘!你们看看他上一首诗,是不是与这一首如出一辙?都是那种不染尘埃的味道......」

为了宣传这首诗,张昌龄算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只要把这件事做成了,那陈光蕊就是想反悔都不成了!

诗本来就绝佳,再加上新晋榜眼这麽用力的宣传,这首诗想不出名都难。

驿丞拿着那张写诗的纸,小心翼翼看着自家状元公,

「状元爷……那张榜眼他……是不是魔怔了?逢人就说您要成佛……」

陈光蕊只品着茶,眼神平静无波:「由他去,难得张榜眼这样捧我,我怎好坏了他的雅兴?」

张昌龄越卖力,这「无心红尘」的名声,才能越快地坐实。反正这些事都不是他说的,而是张昌龄说的。

在外人看来,张昌龄还是他的死对头,现在张昌龄都这样说,可信度应该很大了吧?

这诗,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子,瞬间在长安城炸开了!

最先炸锅的是文人圈子。

「菩提本无树?!」

弘文馆一位老学究捻断了几根胡须,眼珠子瞪得溜圆,「妙!妙绝!不拘泥形迹,直指本心!非大悟性丶大境界者不能道也!」

「陈状元竟有如此佛性?」

几个准备赴殷府绣球会的才子围在一起,传阅抄录的诗稿,个个脸上惊疑不定,

「这『何处染尘埃』……听着…怎麽像是要断情绝欲了?」

「何止有佛性?简直要成佛作祖!」

茶馆里更是议论纷纷,有酸溜溜的,但更多是叹服,「看来魏徵那等俗务,还真不一定入了人家的法眼…人家心在菩提树下了!」

「静修」这个词,开始在口耳相传中,隐隐与陈光蕊勾连起来。

很快,佛门的反应接踵而至。长安各寺庙,也收到了风声。

大慈恩寺的知客僧拿着抄来的诗句,匆匆递予寺内长老。长老看着那二十个字,沉默了良久,额间渗出了冷汗。

「慧通师弟……你看……这……」

长老的声音有些乾涩,他们在长安传法多年,奈何大唐李家建国之后就宣称自己的老子李耳的后人,他们佛教就是再传法,还能对抗的了人家道教?

尤其是现在,他们佛门寺庙没有什麽名声,一个新晋的状元竟然写出这等禅意的诗,这让这些出家人脸上有些挂不住啊。

佛门传法传成了这样,多少是有些丢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