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回旋镖打到自己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43章 回旋镖打到自己了

在五十年代,有没有专利法。

其实是有的,并且很多内容还十分详细,但是有些东西得证明这专利是你个人的。

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会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国内没有专利法规。比如有一样产品很受大家欢迎,甚至能出口,然后大家跟一窝蜂的那样全部去搞那个产品了。

在这个年代,如果是个人研发出了什麽东西或者有什麽技术是国内没有的。是可以享受专利权私有,在一定的期间内独占实施权。

比如江成个人造出了某款车,他其实就有独占实施权,但是前提得是个人造出来的。

可江成是在厂里造出来的,是依靠工厂的设备和国家的物资造出来的,是领着国家的工资利用工作时间造出来的。

那麽江成研发的东西,专利是归工厂。而工厂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这年头就算是公私合营,公家都占主导权,所以除了个人独立研发的东西,专利都是国家的。

在历史上,BJ212的前身其实是长江牌越野汽车,也就是长江46越野车。

而长江46越野车是编号456兵工厂仿制出来的,江成现在准备搞BJ212,其实等于是在生产十年后的长江46越野车了。

江成搞出BJ212,历史上的长江46越野车会不会消失,现在是不知道。

但是456兵工厂此时正忙着呢,正在研究江成制造的全地形车。

两辆全地形车的一些装置分析的差不多了。比如发动机的型号,用了哪些零部件,轮胎造型的纹路用意。

江成造全地形车的时候,也没完全藏着掖着。当时为了成产高强度弹簧,还以研发的名义让飞机制造厂弄了一些特殊钢材给弹簧厂。

当初江成总共造了三辆全地形车,一辆当样品车留在了汽车厂。另外两辆送去了四九城,是想着能在阅兵仪式上,能作为部队指挥车参加阅兵的。

但是那两辆车并没有出现,因为在部队看来,这车子可以归属为战略装备。不应该在阅兵仪式上就暴露出来,最少得参加个战役什麽的,打人家一个出其不意。

阅兵仪式的确很重要,但不是掏家底给大家看,难道把家底亮出来给人家做防范的准备嘛。

所以全地形车送到四九城,部队的汽车兵驾驶测试了性能,然后就被军W安排弄走了。

「刘总工,要不要安排人去把昌城汽车厂的总工程师江成邀请过来,然后把这全地形的制造技术给我们交流一下。」

兵工厂的一位副总工程师当着许多人的面提议道,如何生产全地形车,这全地形车的发动机可以向昌城那边的发动机厂进行采购,轮胎也可以向那边的橡胶厂采购。

其他一些要用到特殊钢材生产的东西,技术性其实不强的,可以转移到这边来生产。

但兵工厂要生产全地形车,不光是仿造,还要掌握技术,了解这车的设计和各种参数。只有掌握了技术,了解全地形车整体的性能参数,以后才能在这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

只不过副总工程师这话一出,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个工厂只有一个总工程师,但能有好几个副总工程师。

解放后国家跟苏联关系密切,派出了不少人员去苏联留学进修。回来后,往往能破格录用。出现了一批『年轻化』的工程师,甚至是中高级工程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