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蒸鸭气枪(1 / 2)

加入书签

第106章 蒸鸭@气枪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当然这是比喻,不能来了一个助理工程师,是一个女的,就把她当枕头睡了。

江成跟郑可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发现对方还真是不错,在一些机械技术上能交流的上。当他拿出手动推高车设计图后,讲了一下原理,然后说明了一下这样设计的想法后。对方还真理解了一个大概。

就是有些细节需要她研究一下,不过现在郑可觉得也不需要她完全懂。按照图纸的构造,只要标记一下比例就行,她觉得自己就可以去车间找人把一些零部件先加工出来。

郑可是五三年被安排出国的优秀大学生,这个年代女性大学生本来就少,安排去苏联的女学生更少。

郑可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行事风格还果断,而且还能吃苦耐劳。

既然有工作需要,郑可当天就展开了工作。江成见郑可这样积极,直接把张东胜安排在她身边。

张东胜技术能力不强,但起码对下面的车间都熟悉了,可以让他带路和跑腿。

郑可的到来,让江成觉得有人协助的感觉真爽。必须多招点人才,中专生有点不行。像航空工业学校的中专生,四年制的还好一点,但也就是专业能力强一点。

还是得要大学生,大学生不光是专业问题。这大学生的身份也会给他们一些底气,加上年龄也成熟一些。

安排一个刚毕业中专生去其他厂交流工作,在交际能力方面有点不行。但让大学生去就不一样了,只要大学生明白交代的工作内容,让他去其他厂跑腿也不难。

张东胜只适合在厂内跑跑腿,要想用的顺手,起码要培养几年。

但目前以机械配件厂的情况,想跟其他单位抢工业方面的大学生有点难,起码得在造车领域扩大十几倍再说。

能吸引大学生的也就只能依靠造车工业了,但目前厂里就是一个小型汽车组装厂。

但是可以提议跟一些厂联合办理一个中专技校,给整个产业链都提供人才。比如修理汽车哪家强,就选昌城xxx。焊接,钣金,机械动力等等。

制造汽车如果从零部件开始的话,涉及的领域不要太多。

只不过搞学校到培养学生出来,最起码得好几年了。目前比较好的办法依然是壮大工厂,把工厂升级为国企,有几万职工。

反正有郑助理的加入,江成是轻松多了。不过谭雅萱就烦恼了,因为郑助理也去找她画图纸。郑助理来这边可不是单纯为了给江成打下手的,她学的是机械结构。

郑可对汽车的整体结构还不熟悉,她也不想一下就了解,然后去设计汽车。她喜欢研究局部的结构。

就比如江成想挑战柴油发动机的转速,她就很感兴趣。但郑可找不到合理的办法,就算优化一下发动机的内部结构,但单纯的优化机械机构,比如调节齿轮的大小,效果不大。

但江成提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废气进行利用,来个二次转化。郑可又能马上明白意思,起码可以简单的提出一下疑问。不想其他人,跟对方讲这个就是对牛弹琴,比如厂里的周厂长。

「涡轮增压终于搞出来了。」

「江成,这就是你说的窝里蒸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