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灯虎(2 / 2)

加入书签

遁逃者亡也,夜无日……

~~

其实苏录也对猜谜很感兴趣。

之前便说过,八股破题就是逆向猜谜,题目是谜底,破题就是想出合适的谜面,所以读书人没有不好这口的。但他整天吃人家的喝人家的,不好再抢人家风头了,便在后排看热闹……

「苏公子怎麽不试试?」黄峨恰好站在他身边,微笑问道。

「以前没猜过,就不献丑了。」苏录道。

「啊?」黄峨本来是有心再跟他较量一番,闻言不禁错愕。

「我是山里来的,还是第一回逛灯会。」苏录实诚道:「猜谜的话,也就仅限于店铺门口那种程度。」

「这样啊。」黄峨笑道:「我说怎麽感觉苏公子跟别人不一样呢。」

「所以黄姑娘叫我弘之就行了,叫公子总让我有滥竽充数的感觉。」苏录笑道。

但说这话时,他的眼里看不到丝毫的自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罢了。

「好。」黄峨从善如流道:「以后我便称你弘之兄。」

「多谢。」苏录点点头。

「你为什麽一直叫我黄姑娘?」黄峨又好奇问道:「很少有人这麽称呼我。」

「我们山里人不太习惯叫人『小姐』。」苏录挠挠头,其实这跟山里人没关系。

「那你们都叫姑娘吗?」黄峨问道。

「其实是大姐丶妹子。」苏录小声道。

「啊,我想起来了,你管奢姊姊叫大姐。」黄峨掩口笑道:「把她气得够呛。」

「叫妹子感觉更不合适。」苏录笑道。

「噗嗤……」黄峨被他逗得忍俊不禁。

「黄姑娘为什麽不去猜谜?」苏录问同样站在后排的黄峨。

「过了喜欢出风头的年纪了呢。」黄峨便老气横秋道。

这下轮到苏录被逗笑了。「你才多大啊?十五还是十六?」

「问女孩子的年龄可不好。」黄峨笑笑,解释道:「小的时候不懂事,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家严让作诗我就作,结果被好事之徒传得满城皆知,得了个恼人的名声。别人的闺名都藏着掖着,只有我,没人不知道我叫什麽……」

「『蜀中才女』多好啊。」苏录笑道:「要是有人称我『蜀中才子』,我能乐得睡不着觉。」

「咱们不一样的,弘之兄要考取功名,名声可以让你如虎添翼。小妹却困于闺阁,名声只会增添烦恼……」黄峨轻叹一声,又绽出灿烂的笑容道:「大过节的,不说这些扫兴的事。」

「不如让小妹教弘之兄猜谜吧。」她又兴致勃勃道:「这样下回你也可以射虎赢彩头了!」

其实她是想教会他,然后打败他……

「请姑娘赐教。」苏录欣然道。

放在平常,他肯定会说这跟考试无关我不学,但这回却鬼使神差同意了。

『哎,果然是财帛动人心啊……』苏录暗叹。

「打灯谜最要紧的是学会谜格。所谓谜格,就是通过特定的格式,对谜面或谜底进行字形丶音韵丶句法的改造,来扣合谜面。」黄峨便轻声讲解道:

「有的灯谜会直接注明谜格,有的则不会,但只要熟悉谜格,自然能一目了然,知道该怎麽破题……」

「明白了,出题思路和解题思路。」苏录点点头。

「没错。」黄峨就知道能对出自己上联的人,一定是极聪明的,果然一点就通。便接着道:

「近世论谜者谓有十八格,所谓曹娥丶增损丶解铃丶卷帘丶锦屏丶皓首丶粉底……今天时间有限,就先讲常见的前七种。」

苏录看一眼黄峨绝美的侧颜,没想到这也是个好为人师的。

咦,为什麽要说也?

「先说『曹娥格』,别名碑阴格。相传蔡邕在读了曹娥碑文后,于碑背题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后来被杨修拆解为『绝妙好辞』四字。」黄峨说着笑问苏录道:

「弘之兄可知为何?」

「你都告诉我答案了,我还能不知道吗?」苏录笑道:「黄绢即色丝,合为『绝』;幼妇即少女,合为『妙』;外孙即女之子,合为『好』;齑臼即「受辛」,合为『辤』,通『辞』。」

「没错。」黄峨赞赏颔首道:「所以曹娥格就是化形衍义之法,谜底中的每个字都要分读,以扣合谜面。」

ps.新的一周求月票,求订阅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