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三章 知县要来了(1 / 2)

加入书签

第104章 知县要来了

这次有十五名同侪得到半分,而其中五人又因为分数不足惨遭淘汰……

这次苏录班上,依然幸运地没人被淘汰。而最倒霉的笃行斋又被淘汰了三人,这下只剩九名学生,都不到开学时的一半了。再来这麽两回,就得关门大吉了。

明志斋也累计被淘汰七名学生了,据说山长和副山长已经考虑,要把这两个斋合二为一了。

这可把两个斋的先生急坏了,这天放学后,联袂找到张砚秋,向他求教秘诀。

「墨邻老弟,咱俩原先教学方面半斤八两,怎麽今年的成绩天差地别?」笃行斋的邱先生拱手央求道:「还请为愚兄指点迷津。」

「是啊,老兄,请务必拉兄弟一把。」还剩十三个学生的冯先生,要稍微矜持一点。

「实不相瞒,我真没什麽秘诀,」张砚秋摊手道:「只是我运气好,碰上好学生了而已。」

「墨邻兄此言差矣,开学分班时,省身斋分到的,可是最不好的一批。头一次月课的成绩也能看出来,那回你们还不如我们斋呢。」邱先生不信道。

「没错,从第二回月课开始,你们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且所有人都在进步。」冯先生也点头道:「你绝对摸到什麽窍门了!」

「真没有。」张先生却矢口否认。

「既然墨邻兄见死不救,那愚弟就告辞了。」邱先生拱拱手,颓然离去。

「可以理解……」冯先生也拱拱手,跟着邱先生走了。

张砚秋苦恼地摸摸鼻子,这俩人回去,还不知怎麽骂自己呢。

他其实知道全班之所以一起进步,是因为自己有个超级助教——苏录总是可以一针见血地点出同窗的问题,并帮他们指明改进的方向。

而且苏录对经义的理解,极其准确到位,并可以提纲挈领讲给别人,让别人也清清楚楚。

那小子好像有一种可以从一片混沌中,找到正确答案的天赋,令他都自叹不如。后来两人论道时间长了,张砚秋才意识到,那是因为苏录能高屋建瓴,理解四书微言大义的缘故……

但他不能向两位同事透露苏录的事情。倒不是他有意藏私,而是因为那样,会给苏录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虽然那小子很明显好为人师,但那是他主动教授同窗,自己可不能再给他引来麻烦……

『同窗们现在一下课,就缠着他问东问西,那小子已经很苦恼了吧?』张先生心疼自己的得意门生,轻叹道:「唉,什麽时候学会说不呢?」

~~

其实苏录这会儿乐开了花,因为他又来总务房领膏火银了。

而且这回因为是半年考,奖金翻倍,陈监院直接拍给他一两银子!还笑眯眯道:「小子运气不错,头回夺魁就赶上大奖了。顶从前两个月呢。」

「是啊是啊。」苏录喜滋滋地将一两银子收入囊中,拱手致谢道:「全靠监院上回的吉言。」

大狼狗一愣,好一会儿才想起自己说过,让他继续努力,往前进一名都会多拿钱的话。不禁笑容更加和蔼道:「那这回只能祝你继续保持了,因为你已经没法再进一名了,哈哈。」

「多谢监院吉言。」苏录再次施礼致谢,才在监院慈爱的目光中告退。

往道南堂去的路上,他默默盘算,加上前两回,已经领了一千二百五十文的膏火银。这样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把学费挣回来了。

「管理好你的表情。」一进清心门,便响起了朱子和的声音。他看着苏录压不住的嘴角,哼一声道:「赢我一回,你就这麽高兴?」

苏录心说这什麽什麽呀?不过他现在一点也不讨厌朱同学,反而觉得这小子蛮可爱的,便笑问道:「朱同学是在等我吗?」

「想得美!」朱子和白他一眼道:「我叔父正在跟牛先生谈话。」

「哦。」苏录便不再逗他,两人在廊下等着老牛出来。

沉默片刻的,还是朱子和忍不住问道:「你作业做得怎麽样?」

「就那样吧,」苏录苦笑道:「我们这个年纪懂什麽国家兴亡?无非就是瞎说八道。」

两人说的是朱琉布置的,三天一篇的名篇仿写作业。

几个月来朱琉让他们从唐宋写到先秦,从《爱莲说》丶《陋室铭》这种简单的小品文,逐渐升级到《醉翁亭记》丶《岳阳楼记》这样中等难度的文章,近来更是让他们挑战难度极大的政论文章。

比如三天前的作业,便是让他们模仿《过秦论》,各写一篇《过宋论》,总结宋朝亡国之因。

这已经超越了文章的范畴,进入了论政的领域。按山长的原话是:

「我知道,对你们这个年纪很难,但是我辈读书是为了将来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只为了区区门户私计,所以还是沉下心来,好好读读史书,总结一下历代得失吧。」

下课后,苏录拿着山长特批的条子,从藏书阁借阅了一整套《续通鉴》。

他还问过山长,为什麽不借《宋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