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又辞一个(1 / 2)
第88章 又辞一个
「那小子是点石成金的神仙吗?」程秀才难以置信,继续翻看后面的文章,发现打那天开始,程万堂真的就进步飞速了。
不过二十馀日功夫,他的文章竟脱胎换骨般判若两人了!先前的老气横秋丶滞涩难明一扫而空。如今已是破题立论精准切要,起承转合流畅自然,从文章结构到论述条理,都透着谨严的章法。
还真像是得遇名师点化的样子。
而这样的文章,在太平书院居然得不到一分……
看完之后,程秀才合上作业册,当晚没再说过一句话。
之后几天他也一直足不出户,甚至饭都不吃。可把儿子们担心坏了,就连老板娘也忍不住回来探视,看看她爹到底咋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只见程秀才恍若失魂木偶,僵坐在藤椅上。满是皱纹的老脸上,半点表情都欠奉。往日眉宇间的傲气荡然无存,眼窝深陷蒙着灰翳,茫然望着手中的作业册。
程承诚轻声对妹妹道:「爹这几天都这样,我都想请端公来给他看看了。」
「大哥别胡闹,爹是读书人,养浩然正气,百邪不侵,」老板娘断然摇头道:「你弄个跳大神的来,像什麽样子?」
「我这不没请吗。」程承诚说完不禁暗叹,跟妹妹半年多不见,发现她像换了个人一样。
此刻她站在廊下,发间银簪亮得晃眼,身上虽穿着素裙,却掩不住的明艳照人,从头到脚透着自信和果决。连声调都比从前清亮了几分,脆生生带着不容置疑的利落,让你不由自主在她面前低头。
「爹你啥子情况嘛?」老板娘走程秀才面前,拿起那本作业册道:「就算万堂不上书院了,你还可以自己教他嘛,天塌不下来哟!」
「我不教了,我谁也不教了。」却听程秀才喃喃道:「我谁也教不了了,我要辞馆了……」
再看跪在廊下的程万堂,已经把自己的脸抽成大茄子,哭哑了嗓子道:「爷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行了万堂,先别哭了。」当姑的心疼侄子,老板娘拉起他来,对老爷子道:「爹,你到底咋了呀?就算万堂不上书院了,你也不至于彻底否定自己啊。」
「跟他没关系。」程秀才终于吐露心迹道:「是我过时了……」
老板娘心说这话怎麽这麽耳熟?转念一想,原来是苏二哥也说过的。他正是认定了自己跟不上时代,才会辞馆去跟自己乾的。不然凭自己怎麽劝,他都不会来的……
再一想,苏二哥才三十出头,老爹都已经快六十的人。年轻的尚且如此,年老的有类似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
「唉,爹辞馆了也好。」程承诚轻声道:「这麽大年纪了,还整天上课看作业,我都替他累得慌。」
「在家颐养天年,说不定眩晕的毛病就好了。」老板娘也表示赞同。
~~
全家人难得意见一致,程秀才当天就写了辞呈,让程承诚送去蔺城。
人家程秀才是官办社学的教师,不像苏有才那种私塾塾师,只要跟族长打声招呼就可以辞馆。他得报上级主管部门——永宁卫经历司,等到新的教师到位才能走人。
很多地方因为地处偏远,没有新的先生愿意去。辞呈递上去多年都没有人来接班,老先生只能干到死……
比方二郎滩社学的上一任老先生。
程承诚把辞呈送到了永宁卫指挥衙门。卫所辖区的教育事业也归指挥衙门管辖。所有社学都是由永宁卫设立的不说,其实太平书院也是当年永宁卫丶泸州卫丶赤水卫三卫指挥使,一起到泸州的鹤山书院磨出来的。
只可惜大明只有三分之一的卫所设有卫学,而且集中在九边。像他们这种西南蛮夷之地,几乎一处都没有。所以三卫的学子要考秀才,还得去合江县附考……
这是历任指挥使最郁闷的地方,培养一顿人才,全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但他们也知道,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继续培养人才,争取能培养出个进士来。再由他上本现身说法丶请设卫学,效果比他们这些武官上一百本都好使。
所以三位指挥使对教育的投入,比州县官还大。去年为了能让大名鼎鼎的朱琉来太平书院任教,三卫还一起咬牙,给书院的学田免了税。
现在一位秀才要辞馆。原本不算什麽大事儿。但永宁卫的陈经历,担心二郎滩那鬼地方没人接班,后续闹出事端来,惊动了都司大人。所以就不想批准,还想让程秀才继续教下去。
「我爹都已经站都站不稳了,还怎麽教啊?」程承诚郁闷地拍了桌子,桌上便多了二两银子。「这个理由还不够硬吗?」
「硬是要得。」陈经历挥袖一拂,那锭银子便不翼而飞,他的态度终于松动道:
「这样吧,让令尊先在家歇着。我行文你们千户所,只要他们有人选推荐,你爹马上就可以离馆。」
程承诚却不放心道:「万一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学里的蒙童不就掉坑里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