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六章 全县第三(1 / 2)

加入书签

张先生布置的额外作业,对苏录来说压力不大,因为他前天就主动把每日背诵的程文,从一篇提到三篇了。

要不怎麽说,压力怪往往给自己加压才是最狠的……

当然,也是因为这玩意儿超级好背。优秀的八股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丶富有韵律,文章说理清晰,文辞典雅浅显,文势的流畅贯通,一气呵成,对背诵十分友好,难度远低于《四书章句集注》。

而且受限于规则,八股文每篇不会超过七百字。对如今的苏录来说,在正常作业之外,日背三篇虽然有点辛苦,但还是能完成的。

至于对仗训练,其实是书生诸般功课中,最令人愉快的一项……不信你看古代才子传说中,是不是对对联的段子最多?

而且与四六文不同,八股文的对偶很灵活,不讲藻采,不讲用典,也不拘四六句,是最自由的对仗,随时随地丶随心所欲就能练习。

于是每天上下学路上,苏录和苏淡又多了一项属对练习。

这事儿甚至不需要劳烦苏有才,苏淡在族学中便接受过完整的对课训练。

嚼精儿开学以来受苏录帮助良多,现在终于也有机会能帮上他了,自然十分高兴。

苏淡告诉苏录,对课训练方法是从简到繁,由一字对,到二丶三丶四丶五一直到成句对,必须对得合辙押韵。

「我们来试一试,哥就知道了。小弟先出一个字——」苏淡说着四下一看,此时已是二月天,山花开满驿道边。他便笑道:

「花。」

「柳。」苏录看到赤水河畔的嫩柳发新芽,脱口便道。

「红花。」

「绿柳。」

「道红花。」

「岸绿柳。」

「道生红花。」

「岸垂绿柳。」

「道生新红花。」

「岸垂嫩绿柳。」苏录的那些对谱不是白背的,简单的对仗随口就来。

「要上难度了。」苏淡提醒他一句,增加到六个字:「道生新绽红花。」

苏录一听果然,对方在上一句埋了陷阱。新对嫩容易,但新加上一个『绽』就成个动词,嫩也得做相应的变化才行。

对他这个菜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出对者掌握主动权,自然可以变着法子刁难对对者,何况出对子的还是个嚼精儿……

苏录盯着道边刚刚抽出的柳丝,苦思好一阵,才憋出来道:「岸垂嫩舒绿柳。」

「也行。」苏淡勉强点头道。

「那请教贤弟,何者为佳?」苏录诚心请教。

「用『染』字似乎更佳。」苏淡笑道:「兄长以为如何?」

「岸垂嫩染绿柳……」苏录心服口服道:「确实强之百倍。」

「只是平常而已。」苏淡谦虚一笑,问道:「还继续吗?」

「继续。」苏录点点头,他对这种文字游戏还挺上头,典型人菜瘾大。

「好。」苏淡便加到七个字:

「道生新绽微红花。」

「岸垂嫩染轻绿柳。」

「道生新绽微摇红花。」

「岸垂嫩染轻扬绿柳。」这次苏录早有防备,陷阱没有奏效。

「道生新绽微摇乱红花。」

「岸垂嫩染轻扬斜绿柳。」但也确实越来越难了,苏录思考良久方对出来。

苏淡赞许点头,没想到哥第一次就能对得这麽好……

其实他出对也越来越吃力了。硬凑当然不成问题,比如道前面加个『驿』,花后面来个『枝』,但那对对对人没有任何的难度,还不如不出。

但第一次作对,哪能断在自己这个出对人身上?岂不让哥小瞧了?苏淡便硬憋出十字道:

「道生新绽微摇碎乱红花。」

「岸垂嫩染轻扬散斜绿柳。」苏录已经摸到了点门道,发现字数越多,就越为难出题的。

反而是对对子的,亦步亦趋便可,难度反而降低。

他知道苏淡是个什麽性子,便主动叫停道:「对不下去了,就到这吧。」

苏淡年纪还小,看不出秋哥儿在照顾他的面子,还在那松口气道:「哥太厉害了,第一回就差点把我逼到词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