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压力怪(2 / 2)

加入书签

「这麽说爷爷同意了?」哥俩欣喜道。

「娃儿都有了,不同意能怎麽办?」大伯叹气道:「唉,麻烦还在后头呢。」

「先糊弄着把婚结了再说吧。」苏有才道:「不能让孩子生下来就被人笑话。」

永宁虽然夷汉杂居,民风奔放,但像程家苏家这种大家族,讲的还是内地那一套。至少面上要说得过去……

「你俩可管好嘴巴,千万别到处乱讲!」大伯娘又叮嘱他哥俩道。

「嬢嬢放心,我绝对不会,我都见不到外人。」苏录便道,这就是来自宅男的自信。

「俺也不会说,俺都听不懂!」小金宝也骄傲道。

「……」苏泰却一味闷头扒饭,不敢搭腔。

「程家不会刁难咱们吧?』大伯娘又有些担心。

「应该不会。孩子可不在老三肚子里,而且他们还自诩诗书传家。」苏有才盘算道:「怎麽看,更着急的都是他们。」

「老子明白了!」大伯忽然又一拍大腿:「我说今天程家怎麽这麽消停!八成是那程老汉儿,不想在这哏节儿上撩火!」

「那彩礼能少给些不?」伯娘马上问道。

「背时婆娘,现在是扯这个的时候嘛?」大伯白她一眼。

大伯娘登时不乐意了,絮絮叨叨说什麽,这天上掉下来的婚事,哪有钱操持?明年春哥儿要考秀才呢……

把苏满听得又坐不住了,搁下饭碗道:「我吃饱了。」

说完便起身回屋了。

~~

苏泰也要回酒坊蒸粮了,苏录跟着他一起出了堂屋。

「小叔的事好歹算解决了,二哥放心了吧。」苏录把二哥送到楼下。

「呵呵……」苏泰憨笑道:「解决了就好,小叔怎麽怪我都成。」

「他谢你还来不及呢。」苏录笑着目送二哥走远,便上楼回房,准备完成今晚的功课。

却见老爹已经在床上放躺了。苏录便问道:「要不明天再讲?」

「时间紧迫,不能耽误啦。」苏有才以莫大的毅力坐起来,使劲搓了搓脸,回到桌边坐定道:「今天该讲啥了?」

「可以开讲『四书』了。」苏录答道。其实他一直在等这一刻。之前学的那些都是前菜,接下来才是正席!

「嗯。」苏有才点点头,缓缓道:「《大学》丶《中庸》丶《论语》丶《孟子》这四书,是维系天下的根本,地位至高无上。所以从蒙学到太学,都以其为最核心的教材,将来考科举也是如此。」

「为什麽呢?」苏有才又自问自答道:「因为四书构建了一套『修齐治平』的完整框架——《大学》是基础,乃『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论语》是根本,是孔氏门徒做人做事的规范;《孟子》是发展,详细阐述了『仁政』;《中庸》乃理想,描述了德行的最高标准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所以我们学习四书,也要按这个顺序,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苏有才说完前言,便翻开一本手抄的《大学章句》道:「之前就跟你说过,必须以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四书』唯一解释,不得偏离其义。」

他又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所以学的时候不要质疑,越质疑越痛苦,而且会惹来麻烦。等到有朝一日你中了进士,再发表不同见解不迟。」

「儿子知道了。」苏录点点头,老爹多虑了。他可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考试机器。

「好,那我们开始吧。」苏有才便给儿子讲起《大学》来: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

苏有才今天确实太累了,咬牙给苏录讲了千把字,就顶不住哈欠连连了。

苏录虽然意犹未尽,但不想成为苏家第二个压力怪……好吧,其实他也够呛。

父亲和二哥因为他读书,多受了多少累啊?

但既然意识到了,那就得改,苏录坚决下课,催促父亲上床。

苏有才这才往床上一躺,立马就鼾声如雷开了。

苏录去打水给老爹擦了手脚,又给他盖上褥子……现在已经是九月了,夜里开窗睡觉还是挺凉的。

可是关上窗户,松油灯的烟又能把老爹生生熏起来。但自己又不能晚上不学习,那就半途而废了,苏录只能暗叹自己不孝,然后给老爹盖厚点……

怀着复杂的心情,苏录坐回桌前,抓紧开始睡前的『黄金一小时』,却忽然心中一毛,抬头便见窗外有个黑影,在朝自己冷笑。

「啊!」苏录吓得差点把砚台扔出去,幸好及时看清那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好大哥』春哥儿。

「你可真是个孝子。」苏满看一眼裹成粽子的苏有才,称赞都充满了讽刺。

「没办法,穷人想读书就得付出代价。」苏录叹气道。

「但这代价是你爹来付。」苏满抽掉撑窗的叉竿,关上了窗户道:「你熄了灯来我房间。」

苏录也不知道大哥要干啥,但还是乖乖吹了松明灯,来到隔壁房间。

苏满成年之后,便得到这间书房兼卧房,虽然他两个月才回来一次,但屋里头依然一尘不染,显然伯娘经常打扫。

苏录站在桌前,看着桌上的文房四宝,还有桌后的那排书架,不禁十分羡慕。

「以后我不在的时候,你晚上就在这里读书。」苏满在桌后坐定,板着脸道:「不是为了你,是怕把二叔和夏哥儿冻出毛病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