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 · 施粥(1 / 2)
第185章·施粥
“如果朕因为这几个人去泰山封禅,等他们人人喊打时,朕也一定会成为笑柄的。”
皇宫之中,年轻的天子一边抚摸着自己养在身边的白鹿,一边盯着《剧秦美薪》的原稿,面露异色。
九思真是……一如既往的促狭。
不过,这促狭之态别捉弄到他身上就行了。
柴稷现在只要一想到皇宫外,有一群人正被这篇佳赋吹捧得看不清东南西北,真心实意觉得自己是大薪之光,便禁不住打了个冷颤,窗外吹来的秋风顷刻间吹化了他额头上的汗。
经过这件事,以后九思想给他写文章,称赞他的功绩,他都要怀疑这背后隐藏着什么讽谏了。
陆九思,恐怖如斯。
*
《大薪日报》上,被诸宰执提名的枢密院副使候选人,足足有十位。其中至少七位在汴京城中开有粮店,汴河河面到现在还飘荡着他们家的粮船。
而《剧秦美薪》,结合着汴河堵塞及推荐枢密副使这两件时事,在汴京城中十分有名,就连刚学字的小儿,字迹歪歪扭扭,十分笨拙,都也开始抄录起这篇文章。其后不知多少利益相关的人在背后做推手。
不过,尚书左仆射黄远柔倒不是这背后的神秘推手之一。
这位左相手持《大薪日报》,视线慢慢从第一个字扫到最后一个字,眼底微微变色。
这篇赋写得好吗?写得特别好,好到他一旦拾稿而看,便心无旁骛。
歌功颂德之声大吗?非常大,非常响亮。哪怕歌颂的不是他这个尚书仆射,他看了之后。也差点要把持不住,飘然上天,更不用说那些赋上有名的人了。
但也仅仅是一些溢美之言而已,对他们无甚伤害,甚至这篇文章的出现还进一步帮助了那些人借此向官家施压,据闻官家快收不住压力,要关闭清汴司了。
但不知为何,黄远柔就是很不安,仿佛空中有一只无形的手,正在操弄着什么。
*
有一句话,陆安知道,就算她和柴稷关系再好,就算她这么说是为了给柴稷剖析局势,她也不能说出来。
这句话就是:刚登基的皇帝不如狗。
你就算再占据大义那又怎么样,你就算时不时发疯用皇帝的名头压人又怎么样,你就算志心变法又怎么样,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工不出力,将要求扩大十倍要求百姓执行……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谁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应付皇命?
一项政策撒一把沙子,就足够让皇帝声名狼藉,让政策变得面目全非了。
所以,陆安和柴稷接触的这一年来,她没做太多事情,只坚持向柴稷灌输一个想法:
不能急!
绝对绝对不能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