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 连环画(2 / 2)
好在,项卿子从不在乎外界的声音——他但凡有一丝一毫在乎,都做不出来省试交白卷,授官时当场拒官的事。
而没有他这个当事人的回应,绝大部分人讨论个一两天,这事也就散了。尤其是如今还有《大薪日报》上的新鲜事在吊着汴京百姓,每日能讨论的点多着呢。
“就是可惜小底不识字,这些新鲜事都只能等旁人讨论时,去听两耳朵。”
有那以磨镜为业的人盘在街头闹市上,左张右望,一边等待生意,一边叹气。
他也想自己去了解事态,而后加入市井谈论之中,但谁叫他不识字呢。
“你不知道吗?”旁边卖花篮的小贩都瞪大了眼睛看过来了:“《大薪日报》上有一个地方,叫什么连环画的,上面一个字都没有,但大伙儿也看得懂嘞!好多人都是看这个知道《大薪日报》上写了什么!”
磨镜人听得有点糊涂。
连环时是什么他不懂,但画是什么他还是懂的。
那是什么画,居然能让人连字都看懂了?
想了想,一文钱也不贵,干脆买了一份前日的《大薪日报》拿在手上看,这一看,就被那连环画把魂儿给勾过去了。
第一格是一块石头裂开,第二格是一只猴儿从炸开的石头里蹦出来。
还没看第三格,磨镜人就叫了出来:“《猴王出世》,这是说书人说的《猴王出世》!”
“什么说书人,说书人说的东西也是从状元郎那儿听来的,是状元郎在房州写出来的猴王,他到汴京后,也把猴王搬到汴京来了。”
卖花篮的小贩对此如数家珍。
《西游记》这段时间火爆汴京的各处酒楼茶馆,谁家说书不说《西游记》,客人得跑一大半。
磨镜人笑道:“早知道《大薪日报》有这猴王的画儿卖,我早买了!”
他再往后看,第三第四格都是猴王的画儿,但到了第五格,就是其他画儿了。
画上是一条河水很浅的河,还有许多船撞在一起,你卡住我,我卡住你,船上还有不少小人,每一个小人的脸上都是愁容满面。
磨镜人看得有滋有味,都不用字,他就立刻知道了:“这上面说的是汴河堵了的事情吧!”
“可不是吗!”小贩喋喋不休:“你看这个红旗子,肯定是张记米行的,我记得他家就是红旗子。还有这个红白旗子,是梁记米行的,这些天他家的米运不进来,他愁得要死。当然,官家也愁得要死。”
“官家?”磨镜人短促地叫了一声,然后追问:“你怎么知道官家发愁这事儿?不是说官家不肯管吗?”
“你看画啊!这上面不是画出来了吗!”
磨镜人连忙往后看,就见那第六格画上,一个穿龙袍的小人满脸忧愁地躺在床上,头顶有一团云团一样的东西,云团里是第一格画中那些拥挤的船只。
床边还有一个小人,他的手搭在龙袍小人的手腕上。
简单易懂的一幅画,磨镜人和任何看到这幅画的其他百姓一样,脱口而出:“官家愁汴河拥挤的事,愁得生病了!”
于是,这些时日,士大夫们卖力宣传的“官家闹脾气,不肯关闭清汴司,不想管汴河堵塞”的这个流言,便不攻自破了。
【作者有话说】
6.12日更新
第183章·两肩担起汴京民生\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