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9 章 · 当庭指为状元(1 / 2)

加入书签

第159章·当庭指为状元

状元已经决定出来了,场中考生没有任何人有异议,皆是心悦臣服。

但还有榜眼和探花。

众士人对视一眼,默认陆九思这样的天人不属于凡间,他拿的第一,既是第一,又不是第一。换而言之,您是天上来的,我们争不过您,我们自己争凡间的第一总可以了吧。

于是榜眼就成了所有人的厮杀对象。

但陆安的文章还是影响了所有人。那五百零五名进士,没有一个提出反对军功授田的。不论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是赞成还是反对还是漠视,都不妨碍他们各种花团锦簇地夸军功授田,诉说军功授田的优点,毕竟,谁说军功授田不好,就得和陆安那篇文章对上,你赢不过他那考官自然不能信服,给的分数自然会低。如果赢得过……我要是那么有自信,官家颁布陆九思是状元的时候,我就跳出来反对了。

造成这个结果是黄远柔始料不及的。

他拿出这个考题没有跟任何人商议,纯粹是他也希望这个国家变好,然后觉得军费高昂,裁军又不可能,翻遍史书后,找到军功授田这条路,希望军队能通过自己种田来解决开支问题。但又不敢乱动,借科举来提出这个议题,由士子来讨论,他再观察官家意向和同僚想法。

没想到啊……陆安这人上来就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陆安把土地的重要性说得太条理分明了,把军功授田的重要性说得太清楚明白,太能说服人诱惑人了。虽说坚定了黄远柔要推行军功授田的决心,却也让他想象中的各谈优劣的场景化为泡影。

“罢了罢了……”黄远柔毫不以为意。

这样也很好,至少他从陆安那里知道了,军功授田真的特别好,甚至效果好过头了,他险些感觉只要大薪开启军功授田,就能赶汉超唐。

*

当黄远柔听完其他士子的对策后,已经不是“险些感觉”了,那大饼一个接一个地画,差点把他撑死。

省试第二名殷阁作试卷《军功授田策》,作得大气磅礴,言之有物,且用典举例奇多,充分发挥了自己阅历丰富,见识广博,阅读面深宽的长处。

说尽古今兵制后,又说到军费问题和粮食问题,别出心裁以粮道为切入点,直言不讳只要进行军功授田,以后打仗了,粮食充足,粮道短时间内不用担心被切断,还可以放心据城而守,成易守难攻之态。

听得众人暗暗叫好,拍案叫绝。

——大薪确实喜欢花钱买和平,但这些宰执相公心里也不是不清楚,想花钱买和平的前提是人家一次灭不掉你们,比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拿岁币。

省试第三名邓起麟作试卷《土地金钱策》,

他说汉有训练,唐有讲武,薪亦有大阅,那为何本朝大阅看着没什么效果,都是因为将领虚糜饷食,士兵却无饷可食,如此,士兵如何能为国效死。当以钱资治,安抚士兵怨愤之心。钱从哪里来?钱从土地来。为何钱能从土地来?

卿子那一文四变的炫技,实在让人难以忘怀,考官们多番讨论后,还是决定把探花的名次给项卿子。

这自然不是一天就考出来的,考生颇多,整整八天才完成整场殿试的策问对答以及定等。

这八天,众士人吃住都在宫中,就在礼部,宫中本就有不少小殿阁,在官家需要把外臣留宫住宿时居住。

第九日归家休息。第十日便要重新列队前往集英殿,听那东华门唱名了。

*

归家时,陆安是最放松的一个。

毕竟其他人还不能确定自己的名次,她却已知晓自己是状元了。

“状元啊……”

陆安笑了笑,正好在门口撞上陆寰,便吩咐他:“今日有喜事,给府里人多发一个月月钱。”

“好。”陆寰下意识应了一声,迟疑了片刻,又问:“是因为九哥考得极好,还是其他喜事?”

“考得极好……”陆安说。

陆寰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扩大了:“那真是太好了,庆祝!一定要庆祝!九哥,这一次你可不要推辞啦,你想吃什么菜,我想给你做一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