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 / 2)

加入书签

官道两侧是林立的商铺,还有一片开阔之处可供摆摊。

虽然看上去不算多么的豪华整洁,却是十分热闹的。 W?a?n?g?阯?f?a?b?u?页?ǐ????ū???€?n?2?????????.???ō??

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杂耍卖艺的、摆摊卖菜的、人市、畜市、杂货五谷,各种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倒是也有食肆和食摊,只是品类比较单一,多数都是粥类或者饼类,还有一些胡人在卖馎饦。

馎饦是渊朝以后才开始在华国地区盛行的食物之一,到大唐后成为了普通百姓常吃的家常主食,也可以叫面片儿汤。

其实就和后来的面条差不多了,只是还是有区别的。

阿大一早就看好了位置,带着阮锦在一片人流量大的空地放下扁担,布置好了摊位。

三儿把桌案和登子摆好,便开始和面,按照昨天阮锦教他们的,按部就班的做起了面条和馄饨。

周围有摊贩看着好奇,都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还有人问:“哟,哥儿,这是打算卖什么?”

阮锦笑答:“大哥看着,待会儿保证让你撑得连路都走不动。”

那位卖草鞋的大哥轻笑一声,说道:“我这卖一天草鞋也就赚个十几文,可买不起你这带荤腥的东西。”

阮锦道:“买得起,买得起,小碗三文六个,中碗五文十二个。若是想吃饱,可以来个大碗,七文十五个,我们还多送一个。”

第14章

卖草鞋的大哥有些心动了,他把挂着草鞋的木架子往地上一放,上前问道:“真的假的啊?听着倒是不贵啊!”

阮锦答:“听着确实不贵,若是只想尝尝鲜,三文钱根本算不了什么。您这一双草鞋怎么也得三文了吧?不如大哥待会儿卖双草芏,来尝尝我们的馄饨?怕只怕你家里的夫人查账啊!”

大哥乐呵呵一笑,说道:“我光棍儿一条,哪有人查账。行,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还真得好好尝尝。”

阮锦应道:“好,那就祝大哥今日多卖几双草鞋。”

在古代,不是所有家庭都能买得起鞋的,穷苦百姓家很多都是穿草鞋。

普通麻质或者丝质的鞋一双几十到几百文不等,但是一双草鞋却只要几文钱,可以大大的节约生活成本。

阮锦看着那草鞋,看上去似乎是用麻绳编制的,应该挺结实。

不知道是不是阮锦的嘴开了光,那卖草鞋的大哥不一会儿就连卖了三双草鞋。

他乐呵呵的又把自己的草鞋架子扔到了地上,说道:“哥儿,今天我这小生意做的还不错,你给我来一碗吨吨尝尝。”

阮锦给他给逗笑了,前仰后合道:“这叫馄饨,不叫吨吨。大哥你等着,三儿快给大哥盛一碗。”

三儿应道:“来了来了,大哥您这边坐。”

卖草鞋的坐了下来,三儿开始利落的煮馄饨,煮完按照阮锦昨天的配方,里面加上芫荽、猪油、一点点猪油渣,热汤一滚,香味儿便飘了老远。

往来的行人也忍不住驻足,开始好奇这边卖的什么。

三儿煮了六个馄饨给他端了过来,那大哥接过馄饨,拿了个勺子,先是闻了闻便忍不住开始流口水。

他也是穷苦人,平日里是不舍得吃带肉的食物的,草鞋一天最多编个三五双,三文钱买一斤谷,够吃一天了。

而且这草鞋也是有时令的,只能卖个春夏热的季节,天儿冷了基本就没人穿了。

能花三文钱尝尝鲜,已经是大哥难得的奢侈一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