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4(1 / 2)

加入书签

有小家伙捧场,在一旁大力点头。

戴豫从昨天回来一直在跟港城招商局沟通,寻找父亲原先的老同事,还真找到两个。都对父亲早年在港城交往的朋友没有印象。

没办法,他又找到老同学,帮忙查询港城在92年8月到年底发生的命案和涉及诉讼的案子,想要查查那人是否进了监狱,还是无果。

想要查清最好亲自去一趟港城,他把这个想法跟两位领导说了,遭到激烈反对,老郑还没倒台,港城那边的关系肯定还在维护,他一个人过去,狼入虎口,绝对没有好下场。

老严的原话是,“你要去港城,不等见着第二天的太阳,就会被丢到维多利亚港喂鱼。”

如果没家没口他可能会一意孤行,拎着包就去了,可他上有老下有小,他得听劝。

老郑的罪状要怎么查?

港城回归在即,他洗的黑钱不可能存在港城的银行,他一定是通过地下钱/庄把钱转移到国外。

这么些年不知道弄走了多少钱,戴豫冷血,他对资金外流没有太多心疼,他只想早日为父报仇。

如果钱没存到港城的银行,就算有兄弟单位帮忙查询,也查不到。何况现在手里没有老郑明确的罪证,连申请都交不出,银行不会搭理。

戴豫想明白后,笑了,搂过大闺女亲了一口,“乱来兴许真有用,他动了我老子,我可以动他儿子。”

小孩又嫌弃地抹脸,“他一共几个孩子呀?”

老严代答,“三个儿子,老大今年三十四,在银行工作,老二开了个翻译公司,老三大学毕业后,跟他有钱的养海鲜的老丈人干,常年待在滨城。”

三个儿子没有一个是体制内的,工作也很有意思,银行跟钱打交道,自然也懂得洗钱。

干翻译的跟国外打交道多,对国外比较了解。

做买卖的交友广阔,搞点猫腻最方便,那几根金条不就是老三的老丈人帮忙摆平的吗?

严方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一家子的配置太适合跑路了,咱不得不防啊,别哪天让他们跑了。”

孙局点头,“监视的人不能撤,分点人手给他的两个大点的儿子。”老三在外地暂时没办法。

只能先这么办,年轻气盛更容易出错,那就先从儿子们身上找点麻烦。

戴豫带闺女下楼前,没忘了提醒两位领导,“让司机检车仔细些。”

老严瞪圆了眼珠子,“都丧心病狂到这种程度啦?我们也不安全吗?”

“防患于未然。”老祖装相儿教育严大爷。

“小心驶得万年船。”孙局点头。

戴豫料错了,老郑没到狗急跳墙的时候,不像大逗逗胡乱用一根香蕉宣战,他要打稳健牌,八风不动。

他宣战用的是官方手段。

前段时间戴豫去京城开会,讨论今年工作重点,不光城市治安压力大,广大农村也涉及暴利犯罪升级的现象。

上头研究决定全公安系统开展“联查联排下基层”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