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2 / 2)
翠花给了他好几本种地的书,现在是冬天其余都不怎么能用上。倒是这种小型大棚,可以在冬天种出绿油油的菜。
“到时候翠花开了小卖铺,我也可以给小卖铺供货,拿些错时令的菜吸引人去买东西。”
以前冬天的青菜,那可是地主老爷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郑大明的话激励了姜韵宜,“那我也多勾点新鲜花样。哎,毕竟人家这里本来就有一个国营商店,就算东西又贵又少,人们也在那买惯了,别不认咱家的东西啊。”
“你也说国营商店东西又少又贵。”郑大明诧异的看了自家媳妇一眼。
“肯定会来在家买东西啊,谁不想买便宜东西?我说说再加上点青菜这种别人家没有的,人们来特意买青菜的时候顺道看看咱家别的东西,没准能多买点。”
姜韵宜恼羞成怒,“就你知道!还不是你说的让人心里担心,现在还跟我想多了似的。我早就说,翠花想干啥都能干成!”
“就是不知道翠花开小卖铺,军区的领导能同意不?毕竟现在不允许私人买卖,干大了还会被判成投机倒把。”
姜韵宜刚放宽心,郑大明又开始喝倒彩。
姜韵宜推了他一把,“研究你的青菜去!翠花不比咱们明白?肯定有办法。”
张翠花当然有办法,她把几个小孩带到他们各自的班,去办公室找万能的中间人,校长同志。
‘咚咚’
“进来吧。”听见敲门声,校长从书案抬起头,看看有什么事。
没想到进来的不是李主任,校长看着张翠花笑了笑,“张老师,我还说让李主任去找你一趟,正好你来了。”
张翠花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难道除了奖章和暂时不能举办的表彰大会,还有别的好事?
“当然不能发个奖章就算了。”
校长拿出一个类似21世纪证书的小本,还有一张纸和一个牛皮纸袋。
打开小本,里边是土地证和房产证,“这是今天加急邮寄过来的,北京的一个一进四合院。”
校长解释道:“现在大的四合院都低价分给人们租住了,或者单位当福利房,一个院子住几十户。在这个情况我是很清楚,之前我去找老同学,他们就住在四合院。哎,那个情况乱的很。”
张翠花也看过这个年代的电视剧,知道能腾出这么个像样的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张翠花笑了笑,“理解理解。”
“哈哈,我就知道张老师通情达理。”校长说四合院的时候还是挺自豪的,毕竟谁不想有个北京的四合院呢,还是正经一进的。
但是说到下边这张纸,或者说债券,校长挺不好意思,“翠花啊。”
都开始套近乎了。
张翠花看了那张纸一眼,大概猜到了,“没事,校长你说吧。本来我就是为了咱们国家能够不受欺负才上交图纸,也没想要啥回报。现在给啥都是赚的,哈哈。”
校长是军队转行的,听见这高觉悟的发言,感动得跟什么似的。
“那我就直说了,这是十万元的国债券。翠花,你也知道,咱们地下不容易。但是你不知道啊,咱们首都,咱们整个国家,都不容易啊!”
刚解放,一切都在飞速发展,国家欣欣向荣,人们有了希望,但是没钱是真的没钱。
“这是五年的国债券,等五年之后,相信咱们国家整个都会大变样。”校长把最后一个牛皮信封也推了过去,“牛皮信封里边是我个人给功臣的一千块。你看?”
张翠花结果房产证和债券,把信封推回去,“校长,我来这一阵,什么人是什么风格我是知道的。你这是把家底刨出来给我了,我情况没那么困难,不能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