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 / 2)

加入书签

张娟四级工才十三块的情况下,他一个月能有二十多,还有各种全国票和粮食份额。

家里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哇!猪肉馅的大饺子!”

郑建军闻着味就从院子里跑出来,一眼瞅见他哥手里的纸包。伸手就要拿,被躲过去。

“晚上吃。”

郑爱国话少,说了一句就准备去厨房放起来,也不考虑弟弟会不会闹。

得亏郑建军是个窝里横,一提着外人就不敢闹腾。

这时候被哥哥挡住的李媒婆露出来,赶紧叫了声‘婶子’,然后一下窜回屋里。

“唉,你家这个老二也忒害臊了。”

李媒婆说话直来直去,“大小伙子可不能学这个,容易被人欺负。”

“谁说不是呢,他随爹,我也拗不过来。”其实主要是姜韵宜也不是什么硬气性子。

老郑家唯一一个有点脾气的是郑爱国,几年回不了一次家,还不爱说话。

要不然姜韵宜盼望着张翠花能嫁进来呢,就等着这个儿媳妇救火了。

明显李媒婆和她想的一样,“等翠花嫁进来就好了。翠花那脾气,我和你说,大气的很。”

收了姜韵宜的谢媒礼——十个鸡蛋,李媒婆心满意足的走了。等张翠花嫁进来,老郑家还得给她五毛钱呢。

真是实在人家。

把李媒婆送出去,姜韵宜一进家门就听到小儿子鬼哭狼嚎。

“凭什么不让我吃饺子!你们在外边吃的肚圆,剩下点渣渣都不让我吃!我就要吃!我就要吃!”

然后是大儿子平平板板的声音,就三个字,“不许吃。”

多一个字都不会说,好歹劝劝呢。

姜韵宜这么想,却没敢往厨房走,生怕被小儿子瞅见了。那头疼的就是她了,她又招架不住,一包饺子得全进了建军的肚子。

垫着脚尖,轻声走出大门,顺便还虚掩上,免得吵到邻居。

姜韵宜朝着村东头地里去了,她去和大明分享一下好消息。马上新媳妇就要进门了,还是翠花!

县城筒子楼里边,开着半扇窗户,时不时有阵小凉风吹进来。春天的冷风勉强让张翠花脑袋没那么疼。

听了张娟念了一脑袋婆媳经,终于等到她把嘴说干。插上话,“我去看看我表姐给我的衣服。”

谁知就这一句话,张娟满脸惊奇,还带着点纳闷。

“咦?你舍得叫表姐啦。”

之后又是一顿回忆往昔,大概就是张翠花和她的表姐张翠兰,出生时辰就差半天。一直不肯叫表姐,还打过好几架。

“也是,都是要结婚的姑娘了,懂事了。”胖乎乎的脸上挂上惆怅,“哎,也不知道你表姐什么时候肯再相一次亲。”

关于表姐为什么不肯相亲,张翠花有印象。因为表姐太高大壮实,被相亲对象笑话了,留下了阴影。

虽然那个相亲的男的也被媒婆记了一笔,当时出去会被人指指点点,说他嘴巴毒。

但表姐的心理障碍算是留下了。

“总会肯的。”

张翠花虽然没亲自生娃,但她知道当妈的心理。开口劝大姑,“我嫁去那边,给表姐留意着。”

“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