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 / 2)

加入书签

槐蔻没回头。

坐上去川海的飞机之后,天已经黑透了。

飞机在草坪上滑行,慢慢振翅飞向夜空,坐在槐蔻旁边的是一个叔叔,他和过道对面的女人低声道:“下了飞机先去吃几个汤圆……”

槐蔻一怔,这才反应过来,今天是元宵节了。

望着下方渐渐模糊远去的繁华灯火,朵朵烟花在脚下绽放,那个思考了一天的问题,突然就有了答案。

如果有导演不怕赔本,硬要把她的人生拍成一部电影,那她愿意为它命名为——《操蛋的十八岁》。

票房一定排全国倒第一,骂声一片。

--

飞机降落的时候,正好是晚上九点整。

槐蔻推着行李箱,不顾众多黑车司机热情的招揽,有点费力地从他们中间挤过去。

川海临海,是北方的一座城市,风景很美,城市规划也做得不错,槐蔻没怎么转悠,就顺利地坐上了去姑姥姥家的地铁三号线。

美中不足的,就是川海比沪市冷得不是一点半点,槐蔻在沪市很少出门,哪怕出门逛个商场,冬天只披着大衣也完全能应付了。

但在川海,一月份这个天寒地冻的月份,只穿一件大衣,完全就是对冷空气的挑衅。

就连一向不喜欢在身上裹太多臃肿衣服的槐蔻,都认输了。

尽管已经在飞机上套上了毛衣和打底袜,槐蔻现在还是很冷,她紧了紧身上的羊毛大衣,这已经是她最厚的衣服了。

把手伸进兜里暖活了一会,槐蔻再次打开手机查看老妈发过来的地址。

川海市南淮区梧桐里三栋一单元302。

她姑姥姥家的地址,也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和老妈要借住的地方。

半个月前,老妈先她一步来了川海这边,打算先看看情况,找个工作,槐蔻则留在沪市帮老妈办了几个需要的手续。

老妈找工作还算顺利,凭着原来能直接搬空半家商场的能耐,现在在川海一家服装店上班,本来说好要来接她,但今天是元宵节,出来逛街的人特别多,店长一律不给准假。

她刚上班,也不好破例,只好让槐蔻自己来。

对此,老妈很是担心,一个小时给槐蔻发了三十条消息,生怕她迷路被拐了。

槐蔻倒是不怎么在意,她本来也不想让老妈来接。

其实老妈完全可以留在沪市,不必陪着槐蔻来川海上学,但她还是把沪市的所有东西都变卖了,砸锅卖铁地凑齐了老爸欠下的欠款后,决定陪槐蔻来川海生活。

槐蔻知道老妈一方面是担心自己,而另一方面,或许与她一样,都不想再回到那个繁华却又残酷的魔都。

家里发生了这么翻天覆地的事,远离伤心地,或许是一种换心情的好办法。

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她没什么情绪地笑了一声。

该下车出站了,槐蔻收起思绪,又把大衣紧了紧,才跟着人群挤上扶梯。

她旁边正好站着几个男生,和她年龄相仿,其中一个男生正倚着扶手打电话,不知那头说了什么,男生嗓门一下子大了起来,“在哪?你们先在网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