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4(2 / 2)

加入书签

w?a?n?g?址?F?a?B?u?页?ⅰ???????ε?n?Ⅱ?????????????ō??

一个美国记者曾在报纸上下了这样的批语,说欧洲大陆的情况,是“在二十世纪的破烂机器之间,人们过着中世纪的生活。”希尔维娅和安娜深以为然,但如果仅仅是物质上的紧缺,倒不至于让她们如此焦虑。

纳粹的残酷战争,造成了可怕的道德危机。比如暴力驱逐族群,这种行为在战争期间开展得太多了,人们司空见惯,也驾轻就熟。于是,德国人和德裔居民被驱逐出城市,犹太人也不可能回到自己曾经的家园,然后是其他族群之间的战争:希腊人反对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反对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反对匈牙利马扎尔人,波兰人反对乌克兰人。

有时候看着这一切,希尔维娅不禁会想起斯文森的质问:“难道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混乱和无序吗?”但她得不到答案,她也和安娜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迅速地建立秩序,才能结束这一切。然而,建立什么样的秩序呢?

“或者还有一个答案。”列车开进俄罗斯领土,窗外出现了一座冒着浓烟的烟囱,人们向那边张望,似乎是什么钢铁厂在生产。希尔维娅突然想到了什么,她兴致勃勃地和安娜提起之前的话题。

安娜被这些争论搞得疲惫不堪,她觉得难过的不是目前的情况,而是找不到完美的解法。但听到希尔维娅这样说,她还是有兴趣听的:“什么?”

“发展。”希尔维娅盯着远方的烟囱,“加快经济上的复兴,让人们都投入工作,然后重建自己的家园,在拥有了良好的房屋、舒适的床铺、精致的一日三餐、其乐融融的家庭和看得见美好未来的工作之后,人们就会暂时忘却这些的。”

“这不是解决,”安娜看了她一眼,“这是掩盖,希尔维娅。”

“有的矛盾就是不一定会有答案的,安娜。”希尔维娅叹了口气,“我们要抓住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精力太有限了,只能抓住一项关键性的任务。”

“你是不是背着我学过马克思主义?”安娜玩笑似的瞪了希尔维娅一眼:“这是抓住主要矛盾,是不是?”

“只能说,真理总有共通之处。”希尔维娅笑着道,她已经习惯掩饰自己的情绪了。

在苏联的领土上,这种混乱无序终于有所收敛。布尔什维克党人在利用他们的组织重新建立秩序,开始生产。但战争并未远去,反而在土地上留下了可怕的伤痕。

整个访问团曾经受邀去参加一所学校的纪念碑揭幕式,在战后余生者肃立的队伍和参观者之前,已在战争中满头白发的校长读了牺牲者名单,他一边回忆学生们的特征,一边说出他们在战争中的功绩——大部分人都没有活下来。希尔维娅朝着余生者的人群望去,在这稀稀落落的队伍中,不少人身有残疾。

希尔维娅对他们在苏联的旅行充满了好奇心,她对一切都感兴趣,街边的建筑,人们的聊天.......但这种好奇心并不为苏联当局欢迎。他们对一切非官方非正式的接触都感到紧张。

甚至有一次,安娜神秘兮兮地告诉希尔维娅:“我听到有人议论,说你表现得像个间谍。”

第222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