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2 / 2)
所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希姆莱和他的党卫队得到了元首极大的信任,几乎成为了德国的第二号人物。这个时候,希姆莱为什么要离开政治核心,到东线战场上去呢?
如果说,他到西线去,是因为盲目地相信希特勒发动的攻势能改变战争的局势,从而得到厚重的军功,让自己在德国国内获得更高的威望。但到东线去,就和政治自杀无异——谁都知道,现在的德国很难抵挡苏联人的钢铁洪流。在东线战场上接二连三地失败,只会降低希姆莱在元首心中的地位,同时降低他在德国的威信。而且,他还会把忠诚于自己的党卫队赔在战场上。
希尔维娅的脸色比其他人难看得多,她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施季里茨,作为党卫队全国领袖最为信任的军事参谋,将无可避免地跟着希姆莱到东线战场上去。
她不得不承认,她对施季里茨去西线战场的反应没有那么大,是因为她确信,无论施季里茨在西线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他没有死在战场上,不论他身在哪里,战俘营也好,审讯室也好,战地医院也好,她总有办法把他拯救出来。而在东线战场上.....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她太害怕这种无能为力了。
第173章
===================
在希尔维娅还在为施季里茨的命运感到担忧的时候,他已经在中央集团军群总参谋部里了,按照他一贯的工作方法,他向希姆莱请求先去前线看看。
希姆莱求之不得,他最担心的就是人们说他的指挥部离前线太远,不了解前线情况——这一次他把指挥部放在了法尔肯堡附近豪华的罗伯特·莱伊部长的别墅里。
为此,当舒伦堡隐晦地和他提起,施季里茨对于他们的情报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刻,同盟国的领袖似乎预备举行会议,我们需要了解会面的情况,这一工作上,没有比施季里茨更合适的了。”暗示希姆莱让施季里茨回到六处来工作时,希姆莱的回应是断然的拒绝:“是的,政治很重要,但比起政治,我现在更看重的是军事,我们是元首的士兵。你也一样,舒伦堡。”
施季里茨当然不知道他的上司和希姆莱为他的去留争论过。他和之前一样,扮成一位老者,在前线作旅行:东线战场比西线辽阔得多,情况也糟糕得多。对于平民的暴行到处都是,纳粹部门的官员征用本来可以救助平民西撤或运输军队补给的火车,来运送自己搜刮的私产。施季里茨自己不止一次地和其他平民被德国军队驱赶在一起,要求他们拿起武器,向苏联人发动进攻——队列中只有老者和孩子。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记忆是在一个维修站。那时候他已经目睹了前线的黑暗,准备启程去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部报道。那个维修站所在的村庄已经没有平民了,到处都是士兵和他们待修的装备。他和一个士兵聊了几句,知道这些人都是从西线撤下来,就又要投身到东线战场去。
维修站被各路人马的待修装备塞满了。士兵被告知要到第二天才能把自己的半履带车带回去,他毫无办法地摊开手,对施季里茨说:“您是有学问的人,您知道神奇武器吗?”
“知道。”施季里茨点了点头,“在报纸上看过。”
“我们真的能得到它吗?”士兵说,“您别误会,我对战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