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4(1 / 2)
己却缺乏判断力。”
听说艾伦·杜勒斯听完此话之后,笑着和身边的人说道:“比起那些要钱的间谍,我更害怕和那些不要钱的间谍打交道。那些满口‘理想’的人,一群白日梦患者。这些人当然很好打交道,但上帝啊,你压根不知道什么东西会让他们那脆弱的心脏破碎。”
他自己经常拿来教训下属的一个例子则是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时候他刚刚到伯尔尼不久,认识了一个颇为漂亮的法国女孩,两个人约好一起去打网球,可那天来访者太多,他一直拖到了下班后很久。
突然,有个德语中带着浓厚俄国口音的人来电,说他想和有关人员对话。心急难耐的杜勒斯用公事公办的语气告诉他:“请在明早公使馆开门的时候来访。”但那位俄国人不依不饶地说:“明天就来不及了。”
“对不起。”杜勒斯生硬地说,“只能等到明天了。”他挂断了电话。而那位打电话的人正是流亡到瑞士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他第二天就登上了回到俄国的列车,很快,轰轰烈烈的十月革命开始了。
杜勒斯为此懊恼不已,此后他一直教导自己:“不要拒绝任何一次情报会面,哪怕对方看起来再可疑。”
不过,现在这位来访者对于艾伦·杜勒斯来说绝对算不上可疑。因为他经常在伯尔尼的社交场合里和这位德裔贵族碰面——路德维希·威廷根施坦因亲王。威廷根施坦因亲王家族在欧洲小有名气,尤其这位路德维希亲王的父亲还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外交官。
他相信路德维希·威廷根施坦因冒着大雪来找他不是没有理由的。尤其是他还故意从后院那个隐蔽的入口走了进来。他把这位贵族请到生着火的壁炉旁,壁炉架上悬着一副银相框的画像:“您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路德维希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张有维也纳风光的明信片:“我想请您看看这个。”
艾伦·杜勒斯当然对这类古老的间谍伎俩非常熟悉,他放在蜡烛边烤了烤,上面显现出一行端庄的字迹:“速呈艾伦·杜勒斯(请走后院的门,不要走前面):希特勒不日将在西线发起进攻,这场战争发生在西线,由龙德施泰特元帅负责指挥,作战时间是在天气恶劣的冬季——也就是说,在十二月到一月之间。部队是从前线和北欧抽调的。”
艾伦·杜勒斯看了看明信片的正面,上面是“希娅祝亲爱的大哥圣诞快乐。”他站起身,在壁炉前走了几步,不由自主地掏出烟斗放在了嘴边。他在思考用什么收买这位贵族。显然他一点也不缺钱,也不需要美国人的帮助:
“您的妹妹还好吗?”艾伦·杜勒斯不确定他知道多少内容:只得用一种含含糊糊的语气说话,“我之前见过她一面,对她印象很深。”
路德维希勉强笑了笑:“缪塞先生在德国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很好,还活着。但如果您继续让她从事这种危险的勾当,她就未必能活得下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