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2 / 2)

加入书签

施季里茨读了一读,那确实是一封情真意切的长信,开始的句子是这样的:“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不在人间了,生命对我已经失去了意义,隆美尔和我,早已预见到今天的形势。我们的话没有人听……”

随后,这位久经战阵的元帅祈求他一直效忠的元首,如果新式武器没有成功,就“希望您现在也表现足够的伟大,在必要时结束这一场毫无希望的斗争…… ”

舒伦堡看到施季里茨本来冷峻的脸上神色更加严肃了。他叹了口气,让自己的副官沃纳出去把守着办公室的门:“现在,施季里茨,告诉我,法国的情况到底怎么样,我是说,各种方面的。不要那些粉饰的句子,那些东西我在报告上已经看得够多了。”

施季里茨点了点头,他知道舒伦堡并不是需要他禀报情况——这些东西在纳粹德国内部或许是个秘密,但难不倒作为六处处长的舒伦堡。舒伦堡需要的是他的判断,这意味着舒伦堡自己有事情举棋不定了。

“法国的情况很糟糕,您知道的,法国国内缺衣少食,经济上非常糟糕。而英美盟军的登陆鼓励了抵抗运动的动作,他们正在不断地膨胀着——虽然没有到和我们抗衡的地步,但已经足够给我们造成足够的威胁了。”施季里茨说,“法国内务部的人很恐慌,他们不肯收手。”

“意料之中。”舒伦堡叹了口气,对于法国维希政府的人而言,和抵抗组织的对抗已经告诉了他们,没有“中立”的选项,抵抗组织的人不会因为他们在战争的最后时间里投靠另外一边就放过他们。

“前线的情况更糟糕了。”施季里茨道,“我们是在和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对抗,他们可以用空军空投大量的炸弹开路,而我们则缺少这种手段。”

“这么说,你觉得英美盟军很快就要攻占法国了?”舒伦堡问他。

施季里茨摇了摇头:“如果您要这么问的话,我不这么认为。英美盟军的军队和我们一样缺少粮食和后勤装备,如果他们直接攻占法国和巴黎,原本不富裕的后勤会雪上加霜。而且戴高乐和英美盟友的关系并不是坚如磐石的,他们一直在争论谁会成为法国战后的主导。即使是抵抗运动,内部也存在着分歧,您知道.....布尔什维克党人是抵抗运动的中坚力量,但戴高乐并不想让他们掌握战后法国的权力。”

舒伦堡一直很敬佩他敏锐的观察能力,他的工作人员在法国待了好几年,也没有获得这样的信息:“说下去。”

“我个人认为,法国抵抗组织会发动起义——不管是布尔什维克党人,还是戴高乐的部下,他们会在英美军队到达法国之前发动起义。”

舒伦堡点了点头,他又犹豫了片刻,才说道:“元首决定炸毁巴黎。”

施季里茨本来不应该对此感到惊讶,毕竟他在巴黎的时候,舒伦堡就发电报和他吹过风:“不夜的巴黎城即将在元首的怒火下迎来永夜。”而肖尔铁茨将军也一贯有“城市毁灭者”的名声。但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神情:“您是说......”

“是的。毁掉巴黎。”舒伦堡在办公室里踱步了一会儿,最后,他还是开了口:“你认为,肖尔铁茨会这样做吗?”

施季里茨沉默了一会儿,他回忆了他和肖尔铁茨的见面,想到了他的沉默。他思考了片刻,还是诚实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舒伦堡笑了一下:“回去工作吧,施季里茨。对了,报告里不要提到这些内容。”

施季里茨知道他的报告可能会被放在希特勒的桌子上,这些“失败主义言论”自然是一概不用提及的。否则盛怒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