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 2)
他们在荷兰的一个德国人宴会上认识了彼此。那时候舒伦堡认识到,眼前这位稍稍年长于他,气质冷峻、高贵,仪表堂堂,具有军人风度的男人,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宴会后他们俩长谈了一夜,从古希腊的模仿论开始,到西欧的浪漫主义——他们都能说法语、西班牙语,也都喜欢体育、文学、音乐和绘画。等到酒过三巡之后,舒伦堡忽而向施季里茨坦诚了身份,并恳切地请求他为自己工作。施季里茨楞了一下,而后很快认识到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于是当即答应了下来。
于是酒醒之后的第二天,舒伦堡向海德里希拍了一份电报。海德里希很快向卡纳里斯要求,借调施季里茨为舒伦堡工作。那时候帝国保安总局刚刚成立,海德里希的事业正在上升。他向希姆莱汇报之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拿到了一纸调令。
舒伦堡宣称施季里茨是军中反抗希特勒集团——“黑色乐队”的领袖的副官。高贵冷峻、风度翩翩的施季里茨立马得到了英国人的信任。
可就在舒伦堡要飞往飞往伦敦的前夕,希姆莱给他打来了电话,说在慕尼黑发生了一起刺杀希特勒的事件。希特勒认为,这和英国间谍有关。所以他必须把两个和他们接触的英国间谍弄到手,而且把他们劫持到柏林来接受审讯。
于是,施伦堡和施季里茨在荷兰的文洛演了一出大戏,在街头的枪战中,施季里茨掩护了枪林弹雨中的舒伦堡,并成功把两个英国间谍劫持到柏林,接受审讯。
实际上,暗杀希特勒的爆炸案和英国人一点关系也没有,真正的凶手是住在慕尼黑的一个德国共产党员——一个名叫格奥尔格·艾尔塞的木匠。
舒伦堡在审讯他之后,坚信这场刺杀和英国人没有关联,但他心里很清楚,借由这次“英国人的阴谋事件”,希特勒成功挑起了对英国的仇恨,并以此指责荷兰参与间谍行动。
他曾经私下和施季里茨说过:“我能怎么办呢?我只能尽量保全我们英国朋友的性命。我已经试过了,任何在元首面前抗辩的举动都会被认为是叛国者。”
这次行动之后,舒伦堡对施季里茨的智慧、忠诚、勇气和坚毅非常欣赏,所以,他找了个机会把施季里茨调到了他自己亲自改组成立的政治情报处。一直到如今,他还坚持像在荷兰时那样,对施季里茨亲昵地直呼其名,并且用“你”来称呼他。
舒伦堡在帝国安全总局的领导层里敌人多,朋友少。
首先是因为他太年轻,被提拔得太快,又太得希姆莱的宠爱——希姆莱在海德里希的葬礼上称舒伦堡为“是我们的便雅悯(圣经中雅各最幼小的儿子,喻宠儿)”。他可以绕过帝国保安总局的局长,直接向希姆莱汇报工作。
而那些老成的,在戈林时代就进入盖世太保的“老头子”,又觉得舒伦堡太轻浮:他长得漂亮,穿着打扮像个花花公子,毫不掩饰地和女人调情挑逗.......难道这是个严肃认真的谍报工作人员吗?
所以,某种意义上,舒伦堡信任施季里茨,甚至把施季里茨作为他的朋友。这是他这种地位的人才能拥有的一种任性。
舒伦堡抬手看了一眼表:“啊,已经到这个时间了。你来得很准时,施季里茨。那么这件事情就明天再说吧。”
他的副官还穿着端正的党卫军军装,非常神气地抬手向他敬礼:“是,元首万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