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9(1 / 2)

加入书签

得已。

现在戎肆也没有带着一群人在山上过活的必要。

若是民间日子好过了,谁愿意一直做一个土匪。

在山里东躲西藏。

戎肆适时出声,“现在能告诉我,上安都没了,你还想回哪个家?”

虞绾音有一会儿没说话。

她将杯盏放下,才道,“鄯善。”

“鄯善?”戎肆看着她,“你鄯善还有个家。”

“嗯。”

戎肆舔了下后槽牙。

藏得挺深。

成婚这么长时间,他第一次听说她鄯善还有个家。

“我母亲是鄯善的,她随公主和亲入中原,就留在了这里。”虞绾音轻转着手里的瓷杯,斟酌着将自己母亲家里的境况告诉他。

还有姨娘阿姊。

不过她六岁起就没再见过他们,也不知家中具体境况如何。

无非是那数月一封的书信,能知道个大概。

不过阿姊也不常说家里如何,与她闲聊的都是平日里打马射箭和山水景色之事。

顶多说说姨娘与她的日常生活。

看起来像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无忧无虑。

没有什么烦心事。

最多,也就是说说城中,偶尔看到的不公景象。

想来烦心事也是有的。

就像她一样,她也不会用这仅有的几张信纸,把自己烦扰的事情告诉她们。

与他们说的也都是中原的趣事。

像是年节,花灯游诗,糕点吃食。

就是有许多规矩和束缚。

阿姊总是说,若是中原能有他们那自由,他们能有中原那么繁荣就好了。

繁荣吗。

虞绾音想,都是假象。

末代王朝,繁荣枯骨。

虞绾音与戎肆说完,包括她与阿姊姨娘书信来往始末,约定在乾宁碰面。

以及她跑到这里,问了驿站,阿姊他们还没有回信的事情,尽数告知。

屋内有着短暂的沉寂与安静。

戎肆没有多说什么,只一句,“知道了。”

约么三五日之后。

戎肆带回来一封信,递给她。

虞绾音拿过来,一下子就看到了上面的羊皮纸封。

她立马坐直了身子,将信封拆开,“这个,你从哪来的?”

信件上的油墨字迹比以往更加新鲜,看起来是不久前才写的。

她们和她一样,每到一座城池就在驿站留信,告诉她进程。

戎肆坐在旁边,“我差人在附近城池驿站蹲守,若是有人收到了信件,就叫他们送过来。”

信件开头还是,“杳杳卿卿,见字如晤。”

下面是熟悉的字迹,告诉她他们已经接到了她的来信。

并且将至万安港,但后面已经全部变成了燕州地带,怕是不好通行,问她愿不愿意来万安港迎他们。

戎肆示意,“去吗?”

虞绾音忙道,“去。”

肯定是要去。

万安港也属

于缙州,距离他们现在这座城池不过三日陆路,三日水路的行程。

并不算远。

戎肆点了点头,“那我们过两日就启程。”

这样快的决定,让虞绾音看了他一会儿,“我们是……”

“我带一批人跟你去,让他们先守在后方。”

带她去寻亲,不方便大张旗鼓地带太多兵马。

那跟宣战也没有区别。

戎肆解释道,“其他的我都安排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