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2 / 2)

加入书签

“好,好。”赵济世连道好,他心头踏实。

唐王府的府务 ,有了这般心意相通的枕边人。

赵济世在外头,那自然各有心思力争上游。

正统六年,秋。

正统帝在重病不起,实在无能为力时,勉励同意了退位让贤一事。

常王,先帝的小儿子被唐王这一位摄政王扶上了皇位。

这一年,改年号为永顺。

永顺帝还是小少年,关于皇权嘛,这一位小天子不可能拿捏在手。

于是这等要紧的负担,自然是唐王替天子分忧了。

要说,这桩退位让贤的事情里,谁最失落。

自然是没有最失落,只有更失落。

正统帝这一位太上皇,那是病歪歪。一直没养好了病体。

至于太上皇后袁皇后,那也是一位可怜人。

倒是永顺帝,这一位新上位的小天子。性子绵软。

那是的软身段。

朝堂上,万事不管。便是上朝了,也是做了泥塑的菩萨。

万事,全由摄政王全权做主。

在这等情况下,唐王府的威势自然是越来越盛。

哪怕唐王府想低调,那也不可能。从来没权臣能低调下来的。

摆台面上办事,那就没可能做了软弱主儿。

永顺元年,这一年,唐王赵济世大征西边,又是一场大胜。

来年,永顺二年,唐王再度西征。

当然,唐王西征,从来是调了心腹的禁军。

这是唐王做了摄政王后,齐大赵国库而养起来的一支禁军。

可谓是大赵朝唯一的一支以征战为目的的军队。

这一支禁军,明为赵朝的大军。实为唐王私军。

用国库养私军,只要名目够了,唐王那肯定是可劲儿的花。

花朝堂的钱,办自家的事。

这也是唐王府的根基。毕竟养兵嘛,从来是吞金兽一样。

特别是只干杀人活的兵。

只管出征,旁的,全由唐王负责。

这样一支私军,养多了,莫说唐王府养不起。

哪怕让国库养着,一样养不起。

这不,不止国库养着,唐王府还在贴补着。

哪怕如此,想让这样一支私军有战力。不止得花钱,花大钱。

同时,军纪严明,那就必需。

花在这一支禁军上的功夫,可谓是用尽了唐王府的一切手段。

不止给钱。

更要结了恩义。

有时候,真心换真心。对于唐王府而言,不止待禁军仁厚。

便是待了禁军的家属,那也得解决了后顾之忧。

总而言之,也是有这一支私军在。

禁军,在有心人的嘴里,那从来就叫唐家军。

唐王府的兵,吃了唐王府的饭嘛。

永顺四年,燕京都,唐王府。

万珍珠领着未来的长媳挛堤明珠正在料理府务。

对于未来的长媳,万珍珠很满意。

这些年,这孩子帮衬她不老少。让万珍珠是轻省不少事。

特别是挛堤明珠对于亲儿子安康的上心,对待弟弟安福的用心。

这样的嫡长媳,又得了儿子安康的心意。万珍珠一万个满意。

“王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