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6(1 / 2)

加入书签

宋贵妃的身份还不同,她是东宫太子的生母。

宋贵妃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那拱着东宫太子做牌坊。

“贵妃向陛下进言,孔国丈死的惨,就怕皇后心生怨对。”

赵济世说了宋贵妃的话。

宫廷内苑,贵妃之言,赵济世能知道。当然不是赵济世在泰一宫安插什么人手。

而是这些话,那就是赵济世差人在宋国舅那儿嘀咕的蛐蛐之语。

版本最初,在宋国舅那儿。

等到了宋贵妃的耳朵时,那是

二版了。

至于进了承顺帝的耳朵,那是好几个版本之后的事情。

“皇后怨对不怨对,那不要紧。要紧的是陛下在意了。”

赵济世说的淡然。

“济世哥哥之方,很有道理。”万珍珠感慨一回。

“贵妃娘娘是太子生母。贵妃娘娘心忧太子安稳,实属一片慈母之心。毕竟有血缘关系跟没有血缘关系,那大不同。”

万珍珠这般跟夫君讲道。

“是啊,也不知道陛下如何想法?”赵济世在猜测。

对于承顺帝后续的做法,赵济世很关注。

因为赵济世和万珍珠这一对夫妻,那就想踩掉孔氏一族。

不止孔氏一族,还有孔皇后。

因为孔皇后不倒台,孔氏一族真是绝地翻身。

那赵济世和万珍珠这一对夫妻绝对会很遭心的。

踩敌人嘛,那肯定是踩死为好。

第102章

大赵朝,燕京都,内城,宁国公府。

国公夫人听着陪嫁嬷嬷的话,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新唐侯夫人确实是识趣人。”她笑着一指旁边的礼单子,道:“瞧瞧,一场聚会,府上是主办的。新唐侯夫人借着机会,还是送了重礼。”

“这一回孔氏一族倒台,新唐侯是亲自操办之辈。这里面的油水多丰厚,不眼瞎的,尽能猜测一二。”

在宁国公夫人的心里,新唐侯替天子办事。还是办了孔氏一族这样的世家世族。

那上下齐手,在里面办事,又岂有吃亏的道理。

赵济世当然按着潜规则是拿了不少好处。

可那些好处,赵济世没用在新唐侯府半分。

而是分润了。

做人做事,对于赵济世而言,钱财虽好,拉拢盟友更重要。

这不,宁国公府得了重礼,也是拉拢的一环。

毕竟,真在孔氏一族的倒台里吃一嘴。将来,那里面的文章可有说道。

总之,在孔氏一族的倒台里,一旦拿了好处。

那么,没人会想让孔氏一族东山再起。

因为利益拿了,再吐出去?一般人是办不到的。

赵济世能办到,那是他还有更大的奢望。若不然,赵济世也不是什么舍自己,为旁人的大圣人。

这一厢,宁国公夫人夸一回新唐侯夫人。

那一厢,归府后,万珍珠便是去了亲娘的院子坐一坐。

在万珍珠的心中,这些日子忙碌着去各府送礼。

走女眷与夫人路线,那是各处陪了笑脸,送了好处。当了散财女神。

问万珍珠什么心情?

心情还不错。毕竟这是借花献佛。只是油水过一手。

对此,万珍珠早有心里准备的。

钱财,她爱之。可若是能报仇的话,踩了仇人,让对方十辈子都爬不起来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