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1 / 2)
可马小莲坚持。
在马小莲的眼中,嫂嫂肚子里的侄子侄女,这太要紧了。
“这孩子没降生,是男是女,尚不知可。二妹妹,这万一是侄女呢?”万珍珠打趣一回。
对于是儿是女?万珍珠不介意。反正是亲骨肉,万珍珠一样爱。
至于枕边人吗?万珍珠已经吹过风声,赵济世表示理解。
用赵济世的话讲,他的女儿,那也是北镇明珠。
在亲爹眼里,也是掌上宝贝,一样得着爹娘的疼爱。
“嗯……”马小莲笑道:“先开花,后结果,一切是好事儿。”
“我觉得甭管嫂嫂这一回是生了一个小侄儿,还是一个小侄女,都好。我可是要做了姑母的。”
马小莲说话时,她是开开心心的情绪。
在节度使府邸住久了。当初说小住,如今,得了嫂嫂和赵大哥的话。
马小莲还得继续住下去。当然,这也是燕京都里哥哥马义和嫂嫂沈氏的意思。
谁让大嫂嫂万氏怀孕了,马小莲这做妹妹的,那得留了节度使府邸里,一道帮衬了嫂嫂万氏一二。
特别是嫂嫂万氏,这是长嫂如母。燕京都的亲哥马义还是把马小莲的婚事,那也托给赵济世夫妻二人。
这不,马小莲小住变长住,这是有理由了。
对此,赵济世也罢,万珍珠也罢,二人皆是同意的。
赵济世是觉得马小莲是他的二妹妹,兄长帮衬妹妹,这天经地义。
至于万珍珠这儿?
万珍珠由于在这些日子接触下来,她发现马小莲挺单纯的。
有话说话,这孩子一眼能望明白。
比起万珍珠来,马小莲更是爱憎分明的一个人。
待人好时,那也是信任的很。
对于一个乐意信她的人,万珍珠很珍惜。
这一日,晚间。
夫妻二人歇下前,赵济世跟妻子又讲了一二事。
“朝堂有旨意,燕京都会大军开拔。”赵济世也会跟枕边人说一说朝堂事宜。
对于赵济世而言,妻子不止是妻子,还是信任之人。
有些事情赵济世是不会瞒了万珍珠的。
“这一回陛下会亲征,朝堂上已经有定论了。”赵济世这话一出。
万珍珠很惊住一回。
“各大臣能同意了陛下亲征?”万珍珠问道。
“自然是反对声不断。可陛下心意已定。”赵济世讲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亲征,可不是儿戏啊。”万珍珠太了解,在古代帝王亲征从来不是小事。
“这事情当然不是小事。奈何陛下有一番计较。”赵济世揽了妻子在怀中。
赵济世细细的说一说旧事。
从枕边人的嘴里,万珍珠知道了。枕边人会乐意回了北镇。
不止是退一步那么简单。这未尝不是有帝王的谋划。
“胡人与中原人,马背上的游牧之辈与农耕者。这两者不同的。”万珍珠说道:“那游牧之辈,居无定所。哪是容易抓住尾巴的。”
“济世哥哥,从昭昭青史看,多少时候中原人跟胡人打交道,也没有收获到全功。纯粹是胡人跑得太快。”
这是万珍珠的实话。
历史上就是如此,为何胡人难打?不在于打的问题上。
而是在于抓都抓不住,拿什么打?打空气嘛。
“这一回不一样。”赵济世说的肯定。
“胡人之内,有人做向导。朝廷不过是顺势而为。到时候……”赵济世话至此停顿一下。
赵济世还是跟妻子又嘀咕几句。
这一回万珍珠听懂了。朝廷是有把握的。特别是枕边人这里,那更是把握十足。
“如此,我倒盼着济世哥哥立了大功劳,济世哥哥一定马到功成,名垂青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