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2 / 2)
淑阳公主念着此事,心伤不已。
“那浑江公主也是傻子,心心念念什么心上人,愿意远嫁他国异乡,她也不怕,这一朝的感情错付了。”淑阳公主是羡慕嫉妒恨。
毕竟浑江公主是能嫁得心上人,还能如自己心意。
哪像她,连新娘的嫁衣都是穿不得。
和亲的公主,倒底不是中宫皇后,只不过是天子的嫔妃罢了。
李嬷嬷听着公主殿下的话,她就听着,当了倾听的观众。
“罢了,如今有这样的风声。本宫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着急了。”淑阳公主也想开了。
事情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淑阳公主准备缓一缓。她觉得万内相心疼亲生的女儿。
那么,待万内相过了这一茬后,总会念了亲情。
到时候嘛,淑阳公主觉得未必没有可趁之机。
大赵朝的疆域踏足时。对于赵济世而言,这路途已至半。
赵济世是欢喜的,因着离了燕京都越来越近。
至于坐马车的万珍珠,她觉得做新娘子不容易。
千里迢迢,这千山万水的走一遭。让万珍珠真累着。
坐久了马车,遭罪。
如今的马车太颠簸了。毕竟路太远,路途不平,那就没法子。只能忍一忍,再忍一忍。
大赵朝,燕京都,崔府。
崔九姑娘跟姐姐说道:“姐姐,可听着燕京都的消息,已传得沸沸扬扬。”
一知道有热闹,关乎小儿女的闺阁趣事,崔九姑娘也不在意了。
崔九姑娘更在意了,燕京都的一些谣言。
“妹妹有话,说来听听,我当一回观众,可评判一回呢。”崔八姑娘笑道。
崔九姑娘说道:“好叫姐姐知道,新唐县伯尚公主了。”
“这事情够热闹着。”崔九姑娘说道。
“原来此事。”崔八姑娘也听着消息,她当然也知道的。
“便是尚公主,也不过大晋公主。跟尚了大赵公主不一样的,妹妹,这事情于新唐县伯而言,不会惹了什么麻烦。”崔八姑娘淡然的说道。
语气淡然,可在心湖上,崔八姑娘还是泛起来了波澜。
崔八姑娘有一点想不通,新唐县伯为何,那就宁可娶一位大晋公主,也不愿意与崔氏联姻。
公主高贵,那是大赵公主。他国公主,在大赵又不能带来更多的益处。
崔八姑娘真的想不通。
“姐姐既然知道,妹妹瞧着热闹在哪一处,姐姐也一定知道的,对吧。”崔九姑娘摇一摇姐姐的胳膊,那是娇嗔的讲道。
“你啊,就喜欢瞧热闹。”崔八姑娘笑道。
在跟妹妹说话时,崔八姑娘顺了妹妹的心意,也是说一回趣话。
可等着妹妹离开后,崔八姑娘是发愣了许多。
在窗前小榻边,崔八姑娘一直出神的坐着。
她就像是在发呆。一直过了许久,一直到母亲院里来人,寻她去正院坐一坐。
那会儿的崔八姑娘才是收揽心神,她去了一趟母亲贺夫人的屋子 。
母女二人一见面,崔八姑娘给母亲问安。
“我们娘儿俩说说话,来,到娘前坐坐。”贺夫人笑道。
此时的贺夫人挥挥手,打发走侍候的丫鬟婆子。
屋内,剩下母女二人。贺夫人瞧着亲生的女儿,瞧了孩子的眉眼。
在贺夫人的眼中,女儿哪一处都美好。
依着贺夫人瞧来,女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