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1 / 2)

加入书签

还是病得不轻。

“姐姐,不提那新唐县伯,没得扰了我们姐妹的好兴致。”崔九姑娘转移话题。

“我听说,孔四姑娘要办了及笄礼。”崔九姑娘又提一事。

燕京都里,各府上的姑娘们自然有自己的小圈子。

崔氏人丁多,各房上下,不止男丁多,女郎亦多。

只是各房的情况不同,嫡庶枝脉之间,差别也甚大。

崔九姑娘出身于嫡房,她来往的手帕交,那自然是家世一样的不凡。

“孔四姑娘……”崔八姑娘愣神片刻。

“及笄之礼,人生大事,不可轻乎。”崔八姑娘笑道:“说来,年底之时,妹妹的及笄礼也至。娘说了,妹妹这儿,也一定要喧赫一回呢。”

“听姐姐这般一说,我就知道了,娘一定是心疼我的。”崔九姑娘笑得很开心。

第65章

大晋朝,镐京都,皇宫,宫廷内苑。

淑阳公主跟身边的陪嫁李嬷嬷问道:“本宫没记错,新唐县伯今个当离开镐京都,起程回燕京都了吧?”

“殿下,您没记错。”李嬷嬷忙说道。

“今个可是一个好日子。”淑阳公主又道。

“奴婢愚笨。”李嬷嬷忙陪笑道:“还请殿下提示一二,今个是哪一个好日子?”

李嬷嬷思来想去,真没思量出来,今天有什么喜事吗?

“今个是新唐县伯成婚的大喜日子。”淑阳公主提醒一回。

“对,对,奴婢居然忘记了这一件要紧的事情。奴婢糊涂。”李嬷嬷忙认错。

“本宫在宫廷内苑,这一辈子想出宫门难着。瞧不见新唐县伯与浑江公主成婚的大喜事。莫说嬷嬷忘了,便是本宫也差一点忘了。”

淑阳公主的语气淡然。

“殿下,您可是记挂着新唐县伯回了燕京都,把您的家书呈于陛下。”李嬷嬷思来想去,倒是琢磨着这一桩事情。

“本宫自然念着皇兄。”淑阳公主笑道:“可在意嘛,也不止这一桩。”

淑阳公主挥挥手,让殿内侍候的宫人退下。此时,独留下李嬷嬷一人。

殿内,除二人外,再无旁人。

淑阳公主说道:“嬷嬷,浑江公主是万内相的亲生女儿。万内相岂能不心疼这一个唯一的子嗣。偏生浑江公主远嫁,还是嫁去了燕京都。”

淑阳公主先摆事实,尔后,又讲道理,她道:“燕京都在东边,离镐京都太远。燕京都的主人是本宫的皇兄。皇兄在上,一言而决了新唐县伯的前程。嬷嬷说说,如此,本宫背后的人脉是不是多添了万内相一人。”

以亲情入手,在淑阳公主的眼中,浑江公主嫁去燕京都。

在宫廷内苑,这就是给她添了人脉,让她拿捏了万内相的软肋嘛。

“殿下聪慧,奴婢愚笨,一时可没想着这一桩要紧处。”李嬷嬷这会儿忙回道。

“在宫廷内苑,若得万内相的帮衬。殿下,您的将来,一片坦途。”李嬷嬷这会儿挺开心。

“是啊,如嬷嬷吉言,本宫的将来一片坦途。”淑阳公主很高兴。

在宫廷内苑,不得宠也罢了。反正凭着和亲公主的身份。淑阳公主应该享受的待遇,没谁苛刻。

可淑阳公主不甘心,淑阳公主还想更进一步。

生于宫廷,长于皇家,淑阳公主太懂一个道理。那便是不得宠的人,可能连呼吸都是错的。

既然想争,既然要争,淑阳公主当然更想做了大赢家。

只要有一点筹码,淑阳公主也想拿捏了。

淑阳公主跟前侍候的人,除了李嬷嬷外,旁的也多是她陪嫁。

不是陪嫁的话,那一定不得淑阳公主的信任,更是难在淑阳公主跟前露脸。

凭此,淑阳公主这些年里,也是过得惬意。

只宫廷内苑,人心复杂。或者说一旦离开舒适区,人的心意会变得。

忠诚几何,背叛几何?不过是看利益的多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