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1 / 2)

加入书签

贵时,一旦万一,皇后倒台,魏氏一族脱不了干系。”庆德长公主瞧着驸马,她是苦笑着说道。

这些年里,皇后显贵,魏氏一族沾了光彩。

有些事情嘛,没闹腾出来。真不能当不知道。

庆德长公主对于魏氏一族的子弟,还是了解一点。反正良才太少,庸人太多。

特别是自己的儿子,庆德长公主更没底。那就是一个糊涂庸人。

庆德长公主在闭眼前,她总要多替儿子寻了庇护伞。

心疼儿子了,庆德长公主又何尝不是心疼女儿。

更何况,当年的魏氏一族为了洪福帝流过血,不止出力,还出人出银子。

从龙之功,附于羽翼之后。总不能当年出了力,后面被剪除掉吧。

庆德长公主岂能甘心?自己种的大树,让别人纳凉乘荫。

想一想签文,朱充仪真上位的话,庆德长公主得呕死。

“此事不能着急,还得从长计议。”魏国公劝道。

提事的是魏国公。可让押后的还是魏国公。

只魏国公的态度明确。庆德长公主琢磨一下后,也点头同意了。

确实不是小事,不是一说就能解决掉问题的。

还得多翻考量,毕竟一旦下注了,就没回头路可走。于是落子之前,又岂能不权衡轻重。

第42章

世间的事情若是太巧合,又哪有什么巧合。多数时候,更是人为。

万忠良听着干儿子的汇报,他点点头,道:“先盯紧些。”

干儿子应下话。万忠良又是画了饼,道:“事办成,咱有赏。重重的赏。上面给恩典抬举,也要看办事能耐。有没有能耐,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比一比成绩才成。”

干儿子听懂了干爹的意思。成不成,不是嘴皮子功夫。

那要看事情办成没有。

万忠良的干儿子太多,谁都想上位。既然都想上位,自然要看一看业绩。

谁拔头筹,自然就得上位机缘。谁办砸差事,那就识趣的滚蛋。

对于太监而言,滚蛋可不止是出局。更可能意味着一辈子任人贱踏,又或者去九幽黄泉报到。

洪福十六年。

对于万忠良而言,如今就是静静的等着,等着发酵,等着结果。

果是什么?外人或旁观者只管等着便是。毕竟决断权在当事人的手上。

大晋朝,镐京都,皇宫,泰和宫。

洪福帝挥挥手,打发走侍候的其它宫人。他留在大伴。

“事情如何?”洪福帝问一句。

“启禀陛下,承恩公府并未曾有什么举动。”万忠良诚恳回话道。

“好。”洪福帝的听着这一个答案,他的心情还不错。

“差人继续盯着。”洪福帝交代一句。

“唯。”万忠良应下话。

洪福帝问着什么样的事情。当然是关于承恩公府的一切。

天子让盯着,万忠良就是盯得紧。一天十二时辰,万忠良都是差人盯梢。

对于天子想干什么?万忠良不会问。

天子有吩咐,万忠良是忠诚执行即可。当然,这话就是说说。

真是谁信谁傻。

替天子办事,那得揣摩圣意。差事办得不顺了天子的意思。

前程,那肯定没了前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