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5(1 / 2)

加入书签

矿的同时,改善民生,扭转人口流失的趋势。再图稳住山洼县的防卫, 最后才是开采。他必须保证即便被滇军发现这处矿藏,他也有力量保全,绝不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现在滇国日渐昌盛, 已经对大魏虎视眈眈,这处金矿若是落入滇国手里,可谓如虎添翼, 来日必然长成庞然大物,威胁大魏的统治。

要尽快改善民生,最大的引擎就是官府的银子。银子如果不到位, 那很多政策都只能纸上谈兵。

他让师爷盘点一下县里的库银和粮仓的粮食储备,想看看县里的家底还有多少, 能拿出多少银子周转。师爷听后不由苦笑一声, “大人, 库银早就让上一任县令花的精光, 粮仓更是早已空置许久, 里面的老鼠估计都饿死了,哪里来的粮食。而且今年应该征收的赋税,早在去年就被上一任县令提前征收, 花用出去了。”

岳展一听就气得要仰倒。他见师爷面上支支吾吾的, 似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见岳展面色不好才住了口。

“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你统统说了吧!”趁他现在肺活量还可以,省得日后知道,再被气出个好歹来。

钱师爷这才底气不足的说道, “上一任县令还以县衙的名义借了~借了县里几家富户的银子共计五千两文银。”

呵~这贪官比他这个现代穿越而来的人更懂得利用政府信用圈钱。他可真是被这位前任害惨了,如今真是兜儿比脸还干净,不仅库银空空,一上任还还倒欠五千两白银。翻遍大魏还有比他更窝囊的县令吗?

若是他身体不好,这回高低被那浑人气得喷出一口老血来。他即便有再大的本事,短时间内也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邓知州着人送来一封信,他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张五万两的银票。想必邓知州也能猜到他目前的状况。而坐在宝座上的那位估计也不想久等,也深谙欲望想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这钱估计是皇上的私房。

不管是谁的,这五万两银票可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大展拳脚了。首先

他让师爷替衙门跑一趟,先还了欠富户的五千两银子。

即便是前任闯下的祸,借来的钱款作为私用花出去了,但是他是以县衙的名义借的款,如果不填上,搭上的就是朝廷的信誉。无论何时,朝廷的信誉都无比珍贵。一旦信誉崩塌,以后推行任何政令只会事倍功半。

接着他就立刻推行劝课农桑的政策,为什么这么急迫,一来如今山洼县人口外流严重,空置的土地太多。二来如今正是晚稻播种的时候,错过了这一季只能等来年三月了。百姓本就因滇兵连年骚扰,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只有田地有了收成,才能衣食无忧。

至于政策上,因为上一任县令已经提前征收了今年的赋税,作为新任县令他提出免除农人明后两年种田的赋税,知道这一政策百姓都高兴不已。

可是新县令倡导种植水稻这不是难为人吗?山洼县为什么叫山洼县,还不是本县境内多山岭,少平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