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2(2 / 2)
岳展毕竟是他举荐上去的,说来他对岳展另眼相看, 这里面也有他堂哥,文渊阁学士孔璋替岳展添了不少好话。
岳展第一次去养心殿办差他也是十二分的留意,差事若是办砸了, 追究起来也是他这个举荐人的失职。岳展经了孔学士的提点才知道,原来曹尚书生病是有内情的。
他的病许是与陛下要动国库银子修缮后宫有关。
不得不说孔学士是个会猜的,若让曹尚书说, 他也不想病啊,他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处诉。
曹尚书作为户部尚书, 户部是哪里, 是朝廷的钱袋子。曹尚书就是管钱袋子的人。圣上早几年就想修缮后宫。本来修缮宫殿也无可厚非, 民间的房子住上十年八年还要修缮一番呢, 更何况后宫。
可等工部将费用算出来, 将总数包括各种明细单子往户部一递。曹尚书一看,好悬没晕过去,这是修缮宫殿吗?这分明是抢钱呀!修个房子预算要花整整二十万两银子?!!
工部这群强盗, 老天怎么不立时收了他们, 真是要他的老命了。他辛辛苦苦, 兢兢业业在户部干了这许多年,才攒下这点家当,他容易吗!
他就咬死了,国库银子紧张。原本的理由是黄河下游连年的洪涝, 民不聊生。朝廷连年拨款,这个确有其事,而且花费甚多。可自打裴瑾言治水成功后,这几年下游再没有发过什么洪涝灾害,这个理由自然行不通了。
于是,每回皇上提修缮后宫,这位尚书大人就称病在家,至于真病假病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既然曹尚书这么冥顽不灵,为什么不绕开户部尚书,直接拿钱呢?那是因为在大魏,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他私库的银子自己可以随时派人来取用,但是户部的钱是国家的钱,属于公款,就是九五至尊,想用这笔钱都得经过层层的审批,还要详细说明要把钱花费在什么地方准备用多久,什么时候还。总之非常繁琐而麻烦。
除此之外,曹尚书毕竟是三朝元老,比陛下年纪还大了一旬呢,陛下面上不好发作他,又是生病这样的理由,所以他正在气头上,没处撒呢!孔学士也困惑,为什么陛下见了岳展就喜笑颜开了,还让让岳展替自己去慰问,他也闹不明白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甭管什么原因,陛下吩咐,岳展岂有不干之理。就是龙门阵,他也得奉陪不是。
于是岳展当天就随宫中仪仗驶向曹府。毕竟是代天子行事,一切都是按照皇家的规制来行事。待到了曹府,曹大人的长子曹文轩及家眷都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岳展还纳闷呢,他也才得了吩咐要来,怎么曹大人府上竟提前知道了。是了,文武百官可不都盯着陛下的一言一行嘛!官员之间又由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或是姻亲,或是同门,或是同榜,得了消息肯定会互通有无,更别提曹尚书这样久居高位,门生故旧众多,不知道才稀奇呢
一见着为首的岳展,那曹尚书长子,曹文轩立时上去热络的攀谈。也难为人家小曹大人了,一个四品大员,他岳展还没够上六品的顶戴花翎呢,对着他那叫一个殷勤。
曹文轩看着四十出头,面上一脸的和气,天生自带笑脸。只见他眉眼带笑的对着他们拱手抱歉道,“家父听说陛下派大人前来看望,本要起身前来,奈何病中身体孱弱,一时竟是无法起身相迎。”
岳展连道,“不妨事,陛下体恤,由曹大人接旨也是一样的。”
随着宣旨公公将圣旨拿出,曹家众人立时跪下听旨。旨意的内容不外乎,听闻曹尚书病重,陛下亲赐各种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