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1 章 · 第六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第61章·第六十一章

柳素琴转念一想,老妈说的有道理啊,她终于迈出职业女性的第一步,得到了这样说得上的体面工作,分明是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没错,这就昭告天下去!

于是来到小区门口熟悉的烟酒店,柳素琴一边熟稔的跟老板两口子寒暄,一边亲自拨通了娘家的电话。

请那头小卖部大婶去通知她爸来等电话后,她顺便也给林家去了个电话通知一声。

等了几分钟再打回娘家,她爸和大哥二哥小弟貌似全都趴在了电话旁边了,七嘴八舌、吵吵闹闹,柳素琴依稀还听见嫂子们和侄子侄女的声音,一家人整整齐齐,只在宣布买房那次得到过这种待遇的柳素琴忍不住咂舌,“爸,大哥二哥,你们怎么都过来了,还有老四,今天怎么不在学校吗?”

好家伙,这么隆重的态度,肯定不是为她,多半是冲着老妈来的。

钱菊香同志平时在家怼天怼地,路过的狗不顺心都要骂一顿,家里除了叛逆期的柳小弟能反抗两句,其他人包括老爸全都被她训得跟孙子似的,柳素琴以为她把老妈带到深市,应该是做了件拯救全家于水火之中的大好事,他们不在家放鞭炮庆祝也就算了,看样子好像还挺依依不舍的?

没看出来啊,他们居然有这种爱好。

“星期天又不用上课,正好二哥从镇上回家,我就跟他一起回来了。”在柳素琴想入非非的时候,柳小弟一嗓门压住了其他人的七嘴八舌,清晰传入柳素琴耳朵里。

紧接着,柳父也把在耳边嗡嗡嗡的几个儿子赶走,手捂话筒大声跟闺女寒暄,“你妈前两天来电话,说你找到工作了,上班的地方又高档漂亮,同事也都是城里人,一个个洋气得很,可问她具体什么情况,她又说不上来,就说你现在还在培训,等正式开始上班了,让你自己打电话跟大家说,这不一听到你的的电话,大家全都过来了么。细妹啊,你这份工作真有老婆子说的这么轻松体面、处处都好?要是有什么难处可不能委屈了自己啊……”

柳二嫂本来含笑听着公公开口,见他唠唠叨叨半天都说不到点子上,终于忍不住凑过来,“孩子她姑,你们一天上几个小时的班,工资多少呀?”

原来还是老妈的功劳,柳素琴也就在心里嘀咕了,一一回答家人们的疑问,“爸,嫂子,我现在的工作确实不累,比以前在厂里轻松多了,老板和同事们也很好相处,工作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中午还有两个小时吃饭和午休的,每个月可以休三天,不过没有固定的休息日,需要跟同事们轮换休息……”

光是听到这里,柳家这边已经有人开始吸气了,“九点才上班,还有午休,这不是跟坐办公室的一样了?”

柳素琴耳尖听到这句感慨,笑道,“跟白领还是不一样的,按时下班和午休的前提是手头工作完成了,若是没做完,就需要加班,我们这里是多劳多得,底薪一般,工资主要靠提成,所以二嫂问我工资多少,我现在也说不准,要

拨打电话。

林母也已经等在小卖部了,接通电话后寒暄两句,柳素琴很快进入正题,说了她开始出去工作的消息。

而以往最是捧场的婆婆竟然一反常态的嘘寒问暖,一叠声问她出去上班累不累,要是适应不来,就别辛苦自己了,让老三好好开店,赚钱养家本来就是他身为男人的责任云云。

这一番发自肺腑的关心问候,把柳素琴说得恍恍惚惚。

一般不是亲妈担心闺女上班辛苦,当婆婆的只会巴不得儿媳妇多干点活,好为家里减轻点负担的吗?而现在,她没从亲妈那里得到的关怀叮嘱,反而在婆婆跟前听了个畅快。柳素琴几乎都要怀疑她妈和婆婆是不是搞错剧本了。

直到林母关心完她的身体,不知不觉聊起家长里短,柳素琴才知道婆婆不是拿错剧本,而是她老人家刚好也在兴头上。

事情还得从他们出主意让小叔子学开车说起。

当时他们主动提出可以借钱给老四林南河交学费,对方也在离开前送来了亲手写的欠条,但学费要好几千呢,他们也不会随身带这么多钱在身上,又还在新年假期,没地方取钱,所以只是口头约定,柳素琴和林南江回到深市后,才通过邮政汇款回去。

而林父林母也在一周前顺利收到汇款,去镇上邮局把钱取回家,并在月底用这笔钱给小儿子报上了驾校。

这会儿,林南河已经提前背着包袱去县里了。

他报的是大车驾照,这时候的小轿车驾照考试容易一些,考大车驾照的基本是要从事这一行,考试范围也包括了一些基本的修车知识,课程安排是半天练车,半天修车,排得满满当当。

本来林家去趟县里就不容易,学习任务还这么重,林南河总不能每天学完又跑回家里吃饭睡觉,培训期间是要住在县里的,而驾校不提供吃住,自然是提前一两天过去安顿了。

柳素琴听了自然是要关心几句,“驾校也这么早就开学呀,这两天谁陪南河去县里安顿?”

林母表示都没有,老四是跟着他二姐夫一块进城的。而二姐夫也并非专程陪小舅子跑这趟,郎舅俩要一起上课了。

是的,林家二姐夫何胜利也决定考驾照当司机了。

有个跟自家关系不错的亲戚就在从事这一行,他其实早就有这个念头了,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做出行动,也是因为考驾照的费用太昂贵,他三言两语的说服不了父母。

而这回林南江借钱也要让老四去县里学车,直接给何胜利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理由。

三舅子在深市做生意,又是开店又是买房,就是老丈人家不宣传,何胜利也从深市回来过年的同村人那里听过不只一两回,人人都说他舅子如今是真的混出头了,车子房子票子全都有,还把媳妇孩子养得那么细皮嫩肉,什么实力大家都有目共睹,人家已经是半个深市人了。

而这样大家公认的有出息有眼光的三舅子,衣锦回乡后,第一个大动作竟是出钱支持亲弟弟去学开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