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1 / 2)

加入书签

是一处殿堂,而是僧众起居与修行所在的总称,包含诸多僧舍与佛门场所,譬如存放经卷的藏经楼,供高僧休息的方丈院,日常诵经的斋堂,以及举行剃度、传戒等仪式的法坛等。

此时天色已然全黑,后殿中亮起点点烛光。四面望去,他们已在山巅之上,雾海翻涌于脚下,众人心中不由升起一种独立于尘世之外、宛若成佛的错觉,心下一阵惶然。

慈冥僧人请他们在藏经楼前稍作等候,自己则推门而入。不多时,他抱出一摞册子,一一分发下去,一共七册。

“这是功德簿。”慈冥僧人谆谆教诲道,“诸位每日若有行善积德,皆需如实记录其上。其内亦有本寺戒律,望诸位善信铭记于心。”

藏经楼之后,就是一排木屋,正是僧人禅房。

柴雨生打眼一瞧,就转头和司命对视一眼,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相同的问题——

一共只有七间禅房,那几百号僧人都去哪儿了?

慈冥僧人含笑道:“请诸位善信自行入房休息。夜里会有僧人击更报时,不必担忧时辰。诸位今日便安养身心,明日再行修学。”

众人各自选了一间禅房,门一关上,刚看清屋内陈设,外面就响起了敲更声。

梆子响了两下。

二更了。

亥时。

柴雨生暗叫不好,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他们走出大雄宝殿的时候刚刚日落,现在竟然已经亥时了,马上就到子时。

他连忙翻开功德簿,第一页写着的就是那七条戒律:

“慈藏戒律:

一,日落不妄语。妄言,鬼神听。

二,闻钟不得迟。步需即至。耳慢心迟,佛祖弃之。

三,辰初燃香,焚三炷而叩首。香不至,魂至。

四,逢僧者,低眉合十。不礼者,逐出佛门。

五,一日一功德,须记之于册。有行无名,功反为业,报应自身。

六,佛相不观,佛眼不窥。目中无佛,方成佛。

七,夜子时后,不离禅房。夜行者,非人也。”

柴雨生匆匆读了一遍,赶紧提笔蘸墨。子时将至,今日剩下的最后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记下今日的功德。

柴雨生略一沉吟,笔尖飞快落下:“扶起险些要跌下山的小女孩。”

写完,他放下笔,又缓缓翻到第一页,琢磨着这些戒律。

没过多久,墙那边响起一阵轻轻的叩击声。

柴雨生猛地抬头——隔壁是司命的房间。

他走到墙边站定,忽然瞧见接地的木板微微颤动,接着,“嘎巴”一声,裂出一道缝。

柴雨生小心地趴下,只见裂出来的小洞里露出了司命的脸。

司命朝他一笑,伸出一只手。

柴雨生忍不住捂嘴,憋住笑声,让红线飘过去。

俩人又开始传音。

柴雨生问:“你写完功德没有?”

司命:“写了。我写的扶起差点要摔下山的善信。”

柴雨生紧紧抿嘴,“哈哈,我跟你写的一样。”

俩人没说几句,外面敲更的报了子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