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7(2 / 2)

加入书签

我以性命对他起誓,走上此路,虽初衷是为他们母子,但读圣贤书二十余载,如何会无经世济民之志,只是病痛缠身,往日志气消沉,到今日,为他们母子,才重新活泛起来。日后,为帝一日,自当肩负起帝王之责一日,绝不会负天下百姓。

永昌二十三年末,父亲病重,太子监国,我与述安商议,以章王府为代价,作最后一搏。

我清楚知晓,姨母故去后,姨父将阿姊视作弃子,婚配与我,以在父亲面前挣一份情分,保下章王府。

阿姊对她这个父亲,应不会有太多眷恋。

但到底不敢与她直言,只是心里愧疚愈深。

如愿御极后,我当即便册封皇后、皇太子,既为素日情分,亦为弥补当日之过。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ǐ????ü???ε?n?2?????????????????则?为????寨?佔?点

我那时想,我与母亲皆饱受宫闱倾轧之害,即便如今入主九重阙,这样的苦头,我亦绝不会叫阿姊与延儿尝到一点,我们会平宁地相伴在这宫禁之中。

后来也果真如此。

阿姊聪慧,当日之事,并未能瞒住她。

可她却从未要求我违逆先帝之旨,恩赦她的家人。

在景和宫相伴的五年间,我们从未因此生隙。

我心甘情愿违悖祖训分权于她,她亦殚精竭虑为我分忧,数年间,政通人和,国力渐盛,渐有中兴之势。

延儿亦平安长大,聪慧贤明,当属明君之资。

可惜,宁和日子并不长久,数年操劳,我本就根底薄弱的身子彻底衰败,急症来势汹汹。

但我并不过分担忧。

阿姊有治世之材,屈居于我身后五载,来日也必能励精图治。

延儿更是被述安教得极好,往后方方面面皆会胜于我。

可是,在阿姊匆匆赶来,握住我的手时,我还是生出了极度的不舍与遗憾。

我知晓阿姊亦爱我,但她心胸实在太宽广,可以容纳许许多多。

我之气量却比她小上许多,这些年来,军国大事之外,满心皆是她。

非要论起来,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不甘。

『三』

这份不甘,让我未入轮回路,魂灵盘踞在景和宫。

看她处变不惊,镇定平乱,临朝称制,总揽朝纲。

更看着她,亲自扶棺入地宫,禀退所有人,俯棺而泣,唤我子和,唤我阿弟,低声诉说她的哀恸与不舍。

如果你访问的这个叫御宅屋那么他是假的,真的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请复制网址 ifuwen2025.com 到浏览器打开阅读更多好文

亦看着她,并未搬离景和宫,守着我们曾相伴五载的偏殿,亲自为我作祭文,字字句句皆是怀念。

相伴十七载,从未出口的真心,尽数付诸笔端,其诚其真,令一个飘荡无所依的魂灵都有了落泪的能力。

『四』

我死后的第三年,姨父六十大寿,阿姊亲临禁邸,为父贺寿。

姨父已垂垂老矣,苦苦哀求,阿姊已权柄在握,满朝上下无人敢逆,却仍未废除昔年父亲所下的监禁之令。

离开禁邸,回到景和宫,阿姊开始长达一月的斋戒。

而后,于冬至日前,离宫禁,赴皇陵,亲自为我作三周年祭。

祭典每一道仪程,皆为她亲自定下,每一件祭品,亦皆为她亲自过目挑选。

祭典上,她仍旧簌簌落泪。

阿弟,我近来常有错觉,总觉得你仍在我身侧,想来是放心不下我。

朝政在我手中并未生乱,延儿亦渐有人君之范,待他亲政后,我仍会好好辅佐他。

你之所愿,我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