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2 / 2)

加入书签

崔述思忖着他话中深意,慢慢踱步出了侯府。

王举正焦急地在阶前走来走去,一转头瞧见他慢悠悠地出来,舒了口气:“薛向这厮,倒也明智。”

“你率军在前,他怎敢胡来?”崔述一笑,“我二人虽是违律行事,但伤及二品大员,亦非他能承受的后果。他为刑部侍郎,自比你清楚律令。”

说着,他转到侯府东墙下站着相候。

待那日头越过院墙,直直地洒下来,寒意慢慢散去,周身渐渐暖和起来,永定侯府的大门终于再次开启。

不知薛向使的什么法子,但到底是六万两银,实在令人心疼,此举又易遭忌恨,被迫做了这出头鸟,永定侯面色十分精彩,站在阶前,开口便唾道:“竖子小儿,借查贪墨之名,行敛财之实,实为人所不耻,你最好保证这每一锭银都能进到太仓。”

“待追齐欠银后,我当亲至侯府,请侯爷前去太仓监督清点录册。”崔述语气恭敬。

话中机锋气得永定侯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永定侯怒道:“搬给他。”

仆从鱼贯而出,竟是抬了十箱银锭出来。

“哪来这么多现银?”王举忙不迭点人上前清点交接,不忘命人去牵马套车。

待核明数目后,崔述将早已备好的盖有户部钤印的收迄字据递给侯府仆从,同永定侯道:“请侯爷派人去户部领捐免帖。”

永定侯怒不可遏,不屑地哼了一声,返身进门。

那仆从倒是不敢怠慢,连忙打马往吏部去了。

王举率军将那十箱现银装好,仍是骂骂咧咧:“这不故意找茬吗?怎么不全换成铜钱呢?”

崔述一哂:“自是薛侍郎的巧思。银票如何令众人皆知?”

永定侯府的赎银刚经最繁华的嘉定大道运抵户部,消息已传遍了整个玉京。

圣眷正浓的永定侯府一服软,顽抗之徒皆有动摇,原本就摇摆不定的,更是忙不迭地前往户部缴银。如此情状,滚雪球一般,引得诸多勋贵纷纷效仿。

此时,徐涣派人给门生僚属送去一句口信,只说“势不可违”,火上添薪。此言一出,手握实权的官员们亦相继俯首。

及至期满之日,户部收得欠银十之八九。

对逾限不缴者,户部尚未及上书请旨处置,齐应已于朝会时亲自提起此事,命即发刑部议罪,无论困顿难筹、恃势观望抑或心存侥幸,皆按《肃贪疏》罪加一等判罚,以儆效尤。

部分言官上疏,认为前法处罚已然不轻,罪加一等实是过重,应当慎刑。

明光殿对此拒不纳谏,全无怀柔之意。

这是新帝登极之后,头一回主动展露出其铁腕。

刑部揣摩上意,举荐薛向主审此案,薛向雷厉风行,仅过半月,诸案已结。

这时已近岁末,玉京飘雪日多,崔述的身子又显出些旧疾复发的症候来。

腊月廿日,核验完近日僚属清点太仓的录册结果,他早早下值,回到雪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