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2 / 2)
崔述事忙,日日伏案,她便也不吵他,整日间侧头看着窗外日渐远去的乡景,心里偶尔涌起一种难言的哀恸。
她反复忆起和阿娘相处的点滴,她那时还小,并不懂得很多事,等后来阿娘日渐迟钝愚笨,她不得不独自支撑起那两间老屋时,才慢慢琢磨明白那些阿娘以前说过的前言不搭后语含混不清的话,理清阿娘的身份和来历。
她知道,阿娘其实并不希望她到来。
w?a?n?g?址?F?a?B?u?页?ⅰ????????é?n?②?????5????????
她的出生,戳破了杨泰给阿娘营造的温柔假象,也加深了阿娘和翠竹山的羁绊。
但她还是总是想起,阿娘背着人偷摸爬上山,采来一抔红艳艳的浆果,在后院清洗干净,一颗颗喂给她的场景。那时阿娘笑得温婉而柔和,与翠竹山孕育出来的朴实直爽的女人截然不同。
寒冬腊月里,阿娘会在无人愿意出门的时节里艰难爬上半山腰,采来几支腊梅,插在陶瓶里放在屋中添香,留一小支插在她头上,笑着说我们杳杳真是个好看的姑娘。
她后来数次想起,杨泰拿起柴禾往她身上落时,阿娘飞奔过来将她护在身下的身影。
阿娘不是个强硬的人,可以为不侍万人备受凌辱而寻死,却在面对侍一人苟活的局面时懦弱屈服,后来囿于经历与杨泰的淫威也不敢同村里人来往,数次回避林婶的好意,更在对杨泰彻底失望后,因为害怕影响女儿的处境和名声,也不敢伺机对村里人揭露他的恶行,始终守口如瓶,反做了杨泰的帮凶。至于后来,杨泰去世后,阿娘或许也曾动过返籍的念头,却因要避免坐实杀人动机,而永不能再开口了。
但这样软弱的阿娘,却不惜以命为代价,救下她两次。
与这样的回忆镇日相伴,直至窗棂里送进来的风带了一丝微熏的气息,周缨才终于从这些纷乱的往事中挣脱,将注意力投向全然不同的北方城镇。
一个星子暗淡的夜里,进入客栈歇脚之时,崔述用如往日一般稀松平常的语气同她交代:“休整一夜,明日我们分道,束关送你去棠县,我与奉和回京。”
“好。”这一路衣食住行不曾操过半分心,顺畅得超乎想象,的确受他恩惠颇多,周缨真心实意同他道谢,“多谢照顾。”
崔述摆手,先一步回了房间,未有过多叮嘱。
周缨这晚睡得还算踏实,第二日醒来,用过小二送来的餐食,下楼同束关碰面时方知,天未明时崔述已经离开,她说了声知道了,便上了马车,没有多问一句。
到棠县后,为免招摇引来麻烦,束关没有走官府的路子,买通不少摊贩花子四处打听,不出三日便探回来消息,城东一户周姓书香人家在十余年前走丢过女儿,当时闹得阵仗极大,倾阖家之力各处悬赏寻找,最终不了了之,不出半年,周老爷便因心忧过度去了,其夫人撑了一年多,也跟着撒手人寰。如今周家是独子当家,家境还算殷实。
周缨寻上门去的时候想过数种可能,不想这位舅舅对她还算和善。起先存了怀疑,后来她捧出娘亲留下的那些信笺以及官府凭据,舅舅尚还记得当年最为疼爱的小妹的这手字,阅过之后痛哭流涕,慨叹小妹这些年受了这许多苦难,又让周缨务必留下安顿,必当视如己出。
舅母虽不大待见,她刚过门不到两年周宛便出了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