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2 / 2)

加入书签

除却父母不同葬和火葬这等不同寻常的举动,在贫苦的庄稼人家中,周缨亲自主持的这场丧仪算得上盛大,花费不菲。与之相比,徐氏的尸首在同日被其子领回家中,族长以死者为大为由,指派了近门子的两户人家前去帮忙。

嫁至杨家坪近二十年、日渐泼辣狠毒的女人,被草席一卷草草掩埋,自此消匿在翠竹山贫瘠的土地里。

三月初十,族长敲锣召集众人,于宗祠祭祀先祖后,将杨泰、杨固二兄弟剔出族谱,并着人将二人事迹刻于宗祠院墙,警醒众人勿要忘本。

周缨并未前往,听到宗祠处传来的喧嚣声时,也不过抬头淡扫一眼,便继续忙活起自己的活计。趁这几日的功夫,她已将家中尚还有些价值的物件清理出来,拿至镇上贱卖换了钱,清点完前后开销,又用余钱到相邻的三个镇上跑了几趟,多番比对,买来最好的稻种,趁春耕开始之际,逐户分发。

春寒未消,周缨每日鸡鸣三声即起身,沿着崎岖的山路和坑洼不平的田垄走至田间,裤脚一捋便跟着犁铧下了田,挨家挨户帮各家干上一日,随时令前半月育苗,后半月插秧。众人皆知这孤女是在报当日之恩,不便推辞,只晌午的便饭尽己所能多添一道菜。

三月末,各家秧苗都已下田,翠竹山间的田间地头绿意遍生,周缨却累倒在了自家灶头。

自家磨了豆腐,虽忙完农活时已近薄暮,林氏仍特地端了一碗来给周缨,明明瞧见耳房里有微弱的灯光,但敲门不应,推门不开,只得喊来杨成将门撞开,便发觉了晕倒在地的周缨。

林氏上前扶她,手刚触上她的背脊,眼泪花儿已落了下来:“天可怜见的,瘦成这样。”

林氏停了活计,叫杨成亦停了工,把家中一切都交给他一人料理,自个儿则专心照顾周缨,周缨劝她回家也不肯,几次过后,也就不提这话了,每顿强忍着恶心将她做好的饭菜多吃下半碗,好叫她宽心。

四月初一,刚入夜,久无人迹的小院忽有客来,叩响了厨房的木门。

彼时周缨刚从椽子上取下两束晾晒干的玉米,正坐在灶下剥粒。前些时日她才从邻镇上买来鸡苗和一头小牛,人饿得,牲畜却饿不得。

自从出事后,周缨改掉了以往夜不闭户的习惯,凡进门必要插上门闩,并用榆木杠子顶门,以防有人闯进来。但这两日林氏陪着她住,进出多有不便,这习惯便暂且撇下,是以此时有人敲门,她的心骤提到嗓子眼。

她静了片刻,门口传来人声:“周姑娘在吗?”

极为陌生的声音,周缨没应声,外头声音压低,似在交谈。

周缨忽然福至心灵,走到门后,试探问:“是束关吗?”

“是我。”外头谈话声停下,应得很快。

“进来吧。”周缨打开门往外看去,束关见她出来,连忙侧开身子,让出身后的人来。

崔述身披一件玄黑的氅衣,领边上滚一圈蓬松的狐狸毛,站在檐下,冲她颔首致意。

“夜里冷,路远,进来喝杯热茶吧。”周缨将两人往里让。

束关道:“我先将马喂了,预备一会儿赶路。周姑娘可知这附近哪里的草长势好?”

不料他们来得急,走得竟也这样急,周缨想了一下,指了指屋前的一道半坡:“往前走上半里路,那里的苜蓿顶好。我这里还有麸皮和玉米,晚些也喂一点。”

束关道过谢,牵了系在院门口的两匹马往外走。

周缨引崔述入内,室内未燃灯油,只灶下燃着火以驱夜寒。柴火之光昏暗,周缨点燃灯,跳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