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2(1 / 2)

加入书签

用得着这样一次一次跑来请她?

于是邓爱琳还是决定跑一趟。

邓爱琳以为对方年纪应该和她差不多,见面以后才发现是个二十左右的小姑娘,她非常震惊。

“那图真的是你画的?”邓爱琳问。

柳绵绵笑笑,说:“是我和我爱人一起合作的。”

其实是她提供的创意,沈维舟提供的画笔。

她有超越时代的审美,其实就是在现有服装风格的基础上,往前推了推。

倒是没有照抄上辈子某个大设计师的创意,毕竟她也记不住,就算记得住,也不会去照搬。她是利用记忆中的元素进行了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恰恰被沈维舟用画笔完美演绎了出来。

柳绵绵觉得,沈维舟其实是被军工耽误了的艺术家。

他画出来的图稿甚至比她想象中更美。

邓爱琳沉默几秒后说:“既然这样,其实你们并不需要我。”

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设计师,邓爱琳并不觉得自己能拿出比这两张画稿更优秀的作品。

柳绵绵真诚道:“恰恰相反,我们真的很需要你。”

她虽然对后世的服装有一定了解,但毕竟不是专业的设计师,是不可能真的承担起设计的工作的。

但她的“先知”又恰恰是红绵服装厂最大的优势。所以服装厂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成熟、优秀的设计师,和她相辅相成,结合她选定的方向,帮助服装厂打造品牌、树立形象。

上辈子柳绵绵也是吃过很多老板画的饼的,所以现在她也非常娴熟地给邓爱琳画着饼。

她了解过邓爱琳所在的服装厂,确实规模很大、效益很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它的品牌定位很不清晰。

毕竟是大厂子,肯定不止邓爱琳一个设计师,整个设计部门其实有十来个设计师。十来个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大相径庭,所以厂子一向以货品种类多而出名。

现在市场供不应求,订单非常多,所以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而且这时候大家的品牌意识、风格意识也还没有那么强。但是等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这种模式的弊端就会凸显出来。

至少,想要打造高端品牌,会十分困难。

而对于设计师来说,不能打造出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品牌,那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行业内的一流设计师。

更何况,邓爱琳明显能力很强,但仅仅因为她是女性,厂里任命设计室主任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她,而是给了另一个能力不如她的男设计师。

柳绵绵不相信,一位如此坚韧,一直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女性,会心甘情愿接受这种安排。

更多的是无奈吧。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说了这么多年,但是现实中的歧视与不公仍然处处可见。

不过柳绵绵明确表示,红绵服装厂会成为国内顶尖的服装厂,而红绵的设计师,自然也会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设计师。

邓爱琳久久没有吭声。

坐在一旁的刘安民和蒋红梅对视一眼,两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

别说邓爱琳了,他俩都被柳绵绵一席话说得热血沸腾,对红绵服装厂的未来莫名有了非常大的自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